中医认为,眼花(目眩)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等导致目失所养或清窍受扰,中草药通过辨证调理,可从根源改善眼花症状,以下结合不同证型介绍常用防眼花中草药,并附其图片特征描述,帮助识别与合理应用。
肝肾阴虚型眼花:常见于久病体虚、年老体弱者,症见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此类人群宜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用中草药包括:
枸杞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眼花、视力减退。
图片特征: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图片中可见细长枝条,叶卵披针形,花淡紫色,浆果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鲜红色或深红色,表面光滑,果皮薄,内含多数扁肾形种子。
女贞子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乌发,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花、头晕、须发早白。
图片特征: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图片中展示卵形或椭圆形果实,成熟时黑紫色,表面有皱缩,果皮薄,内含1枚肾形种子,常带果柄。
桑葚
性味归经: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润燥,肝肾亏虚引起的眼花、失眠、津伤口渴均可适用。
图片特征:桑树成熟果实,图片中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密集而成,呈长圆形或圆柱形,表面紫黑色或紫红色,多汁,味甜,可见果序轴较细。
气血两虚型眼花:多见于脾胃虚弱、大病初愈者,症见眼花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此类人群宜补气养血、益肝明目,常用中草药包括: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气血不足导致的眼花、神疲乏力可配伍使用。
图片特征:草本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根,图片中根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深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显菊花心,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当归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要药,适用于血虚萎黄、眼花眩晕。
图片特征: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图片中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多个横向皮样突起(“狮子头”),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明显,有浓郁香气。
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气血两虚引起的眼花、食少便溏、气短心悸适宜使用。
图片特征: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图片中根呈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纵沟及皮孔,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味微甜,嚼之无渣。
肝阳上亢型眼花:多见于压力大、情绪不畅者,症见头晕眼花、头胀痛、烦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苔黄,此类人群宜平肝潜阳、息风明目,常用中草药包括:
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眼花、头痛失眠常配伍使用。
图片特征: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图片中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点状芽痕排列而成的横环纹(“点轮环”),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鹦哥嘴”),断面角质样,味甘。
钩藤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效:清热平肝,息风定惊,肝阳上亢的眼花、头晕、小儿惊风均可适用。
图片特征: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等带钩的茎枝,图片中茎枝呈圆柱形或方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具细纵纹,节上生对向下弯的钩(双钩),钩基部扁圆,断面黄棕色,髓部中空。
石决明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视物模糊有效。
图片特征: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等的贝壳,图片中贝壳呈椭圆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右向螺旋的螺肋及不规则的突起,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质坚硬,砸碎后断面层状。
精血不足型眼花:常见于过度用眼、肾精亏虚者,症见眼花、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舌淡苔少,此类人群宜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常用中草药包括:
菟丝子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功效:滋补肝肾,固精缩尿,益明目,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的眼花、视力减退、阳痿遗精。
图片特征: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图片中种子呈类球形或卵圆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细密的小点,种脐线形,质坚硬,开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后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的胚。
覆盆子
性味归经:甘、酸,温;归肝、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肾虚精亏引起的眼花、阳痿、尿频可配伍使用。
图片特征: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成熟果实,图片中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组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表面红色或橙红色,密被细小绒毛,气微,味微酸涩。
楮实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肝、肾经。
功效:补肾清肝,明目,养血,用于肝肾虚亏引起的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软。
图片特征:桑科植物构树的成熟果实,图片中果实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橙红色或棕红色,有小凸起,果梗细长,质稍硬,断面黄白色,含多数细小种子。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中草药需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如枸杞子可泡茶、煲汤(6-12g),天麻煎服(3-10g),石决明需先煎(15-30g),实证(如肝火旺盛)不宜用滋补药,阴虚火旺者慎用温燥之品,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盲目长期服用。
相关问答FAQs
所有眼花都能用这些中草药调理吗?
并非所有眼花都适用上述中草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眼花病因复杂,除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肝阳上亢外,还可能与痰湿中阻、瘀血阻络等有关,痰湿中阻者多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需燥湿化痰;瘀血阻络者常有头痛固定、舌紫暗,需活血化瘀,若盲目使用滋补药,可能加重病情,建议先通过中医辨证明确证型,再针对性用药。
防眼花中草药能长期服用吗?
是否长期服用需根据药性和体质判断,药性平和的中草药(如枸杞子、桑葚)在体质适宜、症状改善后,可小剂量长期调理(如枸杞子每日10-15g泡水);但药性偏温或偏凉的中草药(如黄芪性温、石决明性寒)不宜长期服用,以免耗伤阴液或损伤脾胃,长期用药需定期复诊,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方案,避免产生依赖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