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有效治疗扁桃体发炎?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中医称扁桃体发炎为“乳蛾”,因喉核(扁桃体)红肿形似乳头或蚕蛾而得名,是临床常见的咽喉疾病,其病因多与外感风热、热毒内侵,或肺胃积热、上攻咽喉,或素体阴虚、虚火上炎,或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相关,病位在咽喉,与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结合内服汤药、外治法及生活调护,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调和脏腑为核心原则,可有效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

扁桃体发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扁桃体发炎的中医治疗需根据病因、症状及舌脉辨证分型,不同证型治法与方药各异,具体如下:

风热外袭证

多见于发病初期,因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咽喉所致。
主症:咽部干燥灼热,吞咽时加重,喉核(扁桃体)轻度红肿,表面无脓点,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黏稠、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代表方剂: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味: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竹叶、淡豆豉。
加减:发热重者加黄芩、石膏(先煎)以清热泻火;咳嗽甚者加杏仁、浙贝母宣肺止咳;咽痛甚者加射干、马勃解毒利咽。

热毒炽盛证(肺胃热盛证)

多因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辛辣炙煿,致肺胃热毒壅盛,上攻咽喉。
主症:咽部剧痛,吞咽困难,喉核红肿明显,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伴高热(体温常39℃以上)、口渴喜冷饮、咳嗽痰黄稠、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代表方剂:清咽利膈汤加减。
常用药味:黄芩、黄连、栀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防风、玄参、生地、麦冬、桔梗、甘草、大黄(后下)。
加减:脓点多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活血排脓;便秘甚者加芒硝(冲服)通腑泻热;高热不退者加水牛角、羚羊角粉(冲服)清热凉血。

阴虚火旺证

多见于素体阴虚,或久病耗伤阴液,虚火上炎,熏蒸咽喉。
主症:咽部干燥疼痛,午后或夜间加重,喉核微红肿,伴干咳少痰、手足心热、盗汗、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利咽消肿。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味: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玄参、麦冬、桔梗、甘草。
加减:咽干甚者加沙参、玉麦冬养阴生津;耳鸣者加枸杞子、石菖蒲滋肾开窍;喉核肥大久不消者加浙贝母、牡蛎软坚散结。

脾虚湿困证

多因脾虚失运,湿浊内生,凝聚咽喉,或久病耗伤脾气,气血不足。
主症:咽部微痛,喉核肥大,色淡红,伴乏力、食少便溏、腹胀、面色萎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利咽。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黄芪、防风、蝉蜕。
加减:湿甚者加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喉核肥大明显者加浙贝母、牡蛎化痰软坚;食少者加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导滞。

扁桃体发炎的中医治疗

以下为各证型核心要点归纳:

证型 主症特点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加减
风热外袭证 咽干灼热,喉核轻度红肿,发热恶风 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银翘散 石膏、杏仁、射干
热毒炽盛证 咽痛剧,喉核红肿有脓点,高热便秘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清咽利膈汤 穿山甲、芒硝、水牛角
阴虚火旺证 咽干痛夜甚,喉核微红,手足心热 滋阴降火,利咽消肿 知柏地黄丸 沙参、枸杞子、浙贝母
脾虚湿困证 咽微痛,喉核肥大淡红,乏力便溏 健脾益气,祛湿利咽 参苓白术散 苍术、牡蛎、焦山楂

中医外治法

除内服汤药外,中医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快速缓解症状,尤其适用于红肿疼痛、脓点明显者。

含漱法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中药煎水含漱,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甘草各10g,加水500ml煎煮20分钟,取药液放温后含漱,每次3-5分钟,每日5-6次,可保持口腔清洁,减轻喉核水肿。

外吹药

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研成细末,用喷粉器或棉签吹撒于喉核表面,常用药物如冰硼散(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锡类散(青黛、牛黄、冰片、珍珠、象牙屑等),每日2-3次,孕妇禁用冰硼散。

针刺疗法

取穴少商、商阳、合谷、曲池、天突、颊车等,毫针用泻法,其中少商、商阳可点刺放血(挤出3-5滴血),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可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快速缓解咽痛。

扁桃体发炎的中医治疗

穴位贴敷

将吴茱萸、大黄各等份研末,用醋或蜂蜜调制成糊状,睡前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每次贴敷4-6小时,每日1次,通过引火下行,适用于阴虚火旺或肺胃热盛型咽痛。

生活调护

中医注重“三分治,七分养”,扁桃体发炎期间合理的调护对康复至关重要: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温水,可食用梨、荸荠、白萝卜、罗汉果等清热利咽之品;忌辛辣、油炸、肥甘厚味(如辣椒、羊肉、油炸食品)及烟酒,以免助热生湿。
  • 口腔卫生:饭后用淡盐水或含漱液漱口,早晚刷牙,避免食物残渣残留诱发感染。
  • 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易耗伤阴液,加重虚火。
  •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粉尘、烟雾刺激,天气干燥时使用加湿器。
  • 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可化火”,加重咽喉不适。

相关问答FAQs

问: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中医如何调理?
答:反复发作多与正气不足(如气虚、阴虚)、外邪易侵或脏腑功能失调(如肺胃热盛、脾虚湿困)相关,中医需先辨虚实:若属气虚卫外不固(易感冒、乏力),常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若属阴虚火旺(咽干痛夜甚、手足心热),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若属脾虚湿困(喉核肥大、便溏),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同时可配合艾灸足三里、关元穴(补益正气),或每日按摩合谷、曲池穴(清热通络),并避免过度劳累、辛辣刺激饮食,以增强体质、减少复发。

问:中药治疗扁桃体发炎需要多久见效?
答:疗效因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风热型(初期)一般服用3-5剂中药即可缓解咽痛、红肿;热毒型(高热、脓点)需5-7天,若配合外治法(如含漱、吹药),可缩短病程;阴虚型(慢性、反复发作)需较长时间调理,通常2-4周,且需巩固治疗(如改用丸剂)以防复发,若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如仍高热、咽痛加剧),或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专业种植
« 上一篇 09-11
中草药臭小豆的功效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