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药材花有何独特治病价值?能治哪些病?如何正确使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花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美丽,更是中医药宝库中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的瑰宝,自古以来,医家便有“花类轻清,能升能散”之说,许多花朵不仅芬芳怡人,更在治病救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本草纲目》记载的“金银花主治一切肿毒、疥癣”到民间用菊花明目、玫瑰养颜,药材花以其独特的药性,成为连接自然与健康的纽带。

治病药材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第一花”,其花朵初开时银白,后转金黄,故得此名,中医认为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等热毒炽盛之症,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其用法多样,可煎汤内服,亦可捣烂外敷,或制成金银花露、含片等,是家庭药箱常备的“清凉药”。

菊花则是疏风清肝的要药,因品种不同,功效各有侧重,杭白菊长于平肝明目,常用于缓解眼干眼涩、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贡菊味甘清润,偏于疏散风热,适合风热感冒初起、咽喉肿痛者;野菊花苦寒之力较强,多用于热毒疮痈、疔疖肿毒,日常取3-5克菊花泡水,加枸杞可养肝明目,加蜂蜜可润肺止咳,是老少皆宜的养生茶饮。

玫瑰花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是疏肝解郁的“解郁花”,其性甘微苦温,归肝、脾经,能行气解郁、活血调经,对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月经不调有良效,女性常喝玫瑰花茶,可缓解经期烦躁、经前乳房胀痛,搭配陈皮、佛手效果更佳,需注意,玫瑰花活血作用较强,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桂花虽小,却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功效显著,其性辛温,归肺、脾、肾经,常用于胃寒疼痛、嗳气呃逆,也可与生姜、红糖同煮,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秋季桂花盛开时,采摘阴干制成桂花糖、桂花糕,既能品尝香气,又能调理脾胃,可谓一举两得。

治病药材花

槐花是凉血止血的良药,其花朵晒干后可入药,性苦微寒,归肝、大肠经,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常用于便血、痔血、血痢,以及肝火上炎导致的头痛目赤,现代研究发现,槐花含芦丁成分,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引起腹泻。

款冬花润肺止咳、红花活血通经、合欢花解郁安神等,都是药材花中的佼佼者,款冬花尤其擅长治疗久咳不止,其性温润不燥,对肺虚、肺燥咳嗽效果显著;红花能活血化瘀,常用于痛经、闭经、产后瘀阻,但孕妇绝对禁用;合欢花则善于解郁安神,对失眠多梦、心神不宁有调理作用。

使用药材花时需注意,虽为天然之物,仍需辨证施治,体质虚寒者慎用性寒的花(如金银花、野菊花),孕妇及月经期女性避免使用活血类花(如红花、玫瑰花),且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损伤正气,以下为常见药材花功效简表,供参考:

药材花名称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金银花 花蕾 甘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3-10g,煎汤或泡水 脾胃虚寒者慎用
菊花 头状花序 辛甘苦微寒,肺、肝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5-10g,泡水或煎服 风寒感冒者不宜单用
玫瑰花 花蕾 甘微苦温,肝、脾 行气解郁,活血调经 3-6g,泡水或煎服 孕妇及月经量多者慎用
桂花 花朵 辛温,肺、脾、肾 温中散寒,暖胃止痛 3-5g,泡水或煮粥 阴虚火旺者忌用
槐花 花朵 苦微寒,肝、大肠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10-15g,煎汤或研末 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药材花是大自然与中医药智慧的结晶,合理使用既能疗愈身心,又能感受自然的芬芳,但需牢记,药材花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辨证使用,才能让其药用价值真正为健康服务。

治病药材花

FAQs
Q:是不是所有药材花都能直接泡水喝?
A:并非所有药材花都适合直接泡水,如红花、款冬花等需煎煮才能有效成分溶出;野菊花、金银花等性寒的花,脾胃虚寒者泡水时需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材;部分花(如凌霄花、芫花)有小毒,必须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泡水饮用。

Q:药用花和日常观赏的花卉有区别吗??
A:有本质区别,药用花是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的特定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确保药用成分达标且无有害残留;而观赏花卉可能为追求美观喷洒农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部分观赏品种(如夹竹桃、曼陀罗)本身含毒,误用可能引发中毒,切勿混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华美药材网
« 上一篇 09-11
药材老白毛究竟是何药材?有何神奇功效?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