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老白毛,又名白毛草、六月霜、绵毛鹿茸草,为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或鹿茸草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地的山坡、草地、林缘及灌丛中,其名“老白毛”源于植株成熟时全株密被灰白色绵毛,形似“老者白须”,故得此俗称,作为民间常用草药,老白毛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兼具传统应用与现代研究价值的药材之一。
从植物形态来看,老白毛为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茎短,木质化,须根多数,茎直立或斜升,密被灰白色绵毛,老时毛更明显,呈“老白毛”状,叶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绵毛,花多数,集成顶生的穗状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形,长约5毫米,被白色绵毛,5裂至中部;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二唇形,上唇2浅裂,下唇3裂,喉部被毛,蒴果卵圆形,长约5毫米,先端具短喙,外面被毛,种子多数,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8月,果期7-10月,成熟时全株灰白色绵毛尤为显著,是其最典型的识别特征。
在药材性状鉴别上,老白毛的干燥全草全体密被灰白色绵毛,用手触摸有柔软感,根茎短小,灰棕色,质坚硬,断面不平整,黄白色,茎圆柱形,直径1-3毫米,灰褐色至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髓,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灰绿色,两面密被白色绵毛,叶缘反卷,花穗多脱落,偶见残留的花萼或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气微,味微苦,以下为老白毛药材性状鉴别要点表:
鉴别项目 | 特征描述 |
---|---|
外观 | 全株密被灰白色绵毛,柔软如绒 |
茎 | 圆柱形,直径1-3mm,灰褐色至棕褐色,质脆,断面有髓 |
叶 | 披针形,灰绿色,两面密被白毛,叶缘反卷,易破碎 |
花 | 穗状花序,花萼钟形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多脱落 |
气味 | 气微,味微苦 |
质地 | 干燥后质脆,易折断 |
从性味归经来看,老白毛性寒,味微苦、辛,归肺、肝、胃经,其寒能清热,苦能降泄,辛能发散,兼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祛风除湿之效,中医理论认为,老白毛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咳血、衄血、尿血、痢疾、疮痈肿毒、风湿痹痛等症,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以疏风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可配伍黄芩、桑白皮、侧柏叶等,以清肺止血;治咽喉肿痛,可单用煎汤含漱,或配伍牛蒡子、板蓝根等,以增强清热解毒利咽之效;治疮痈肿毒,可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等,以清热解毒消肿。
在用法用量方面,老白毛内服常用量为煎汤,10-30克,鲜品可用至60克;或研末,每次1-3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使用时需注意,老白毛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孕妇应慎用,其活血凉血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老白毛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挥发油及多糖等,黄酮类成分如芹菜素、木犀草素等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环烯醚萜类成分如鹿茸草苷等具有解热、镇痛、免疫调节活性;挥发油中的樟脑、龙脑等成分具有止咳平喘、局部麻醉作用,药理实验显示,老白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还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老白毛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肝等潜在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资源与分布方面,老白毛在我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缘、灌丛及路旁,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市场需求逐渐增加,部分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收加工一般在夏、秋二季植株开花时采收,拔取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阴干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老白毛在部分地区可能与“白前”“白薇”等药材混淆,但通过性状鉴别不难区分:老白毛全株密被灰白色绵毛,叶缘反卷,花冠二唇形;而白前根茎细长,节明显,无绵毛;白薇根茎结节状,无绵毛,叶下面淡绿色,老白毛在市场上多以全草入药,少数地区可能以根或根茎入药,使用时需注意药用部位的区别。
相关问答FAQs
Q1:老白毛和白薇是同一种药材吗?如何区分?
A1:老白毛和白薇不是同一种药材,老白毛为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或鹿茸草的全草,性寒,味微苦辛,归肺、肝、胃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全株密被灰白色绵毛是其显著特征;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咸,归胃、肝、肾经,以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为主,根茎呈结节状,表面黄棕色至棕色,无绵毛,两者科属、药用部位、功效及性状均有明显区别,使用时需注意鉴别。
Q2:老白毛在临床上常用于哪些病症?如何使用?
A2:老白毛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以下病症:①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可配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煎汤内服,或单用煎汤含漱;②肺热咳嗽、咳血:配伍黄芩、桑白皮、侧柏叶等,煎汤内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③疮痈肿毒: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等,煎汤外洗;④风湿痹痛:配伍威灵仙、独活、桑寄生等,煎汤内服,内服常用量为10-30克,鲜品可用至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应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