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夜间治尿频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夜间尿频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肾气不固、膀胱气化失司、脾虚下陷等病机相关,肾主水,司开阖,若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则夜尿频多;脾主运化,若脾虚中气下陷,不能固摄水液,亦可见尿频;膀胱虚寒或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也会导致夜间小便次数增多,中草药治疗夜间尿频,多从温肾固涩、健脾益气、调畅气化等角度入手,以下介绍几味常用且效果明确的中草药及其具体应用。

哪些中草药夜间治尿频

中草药治疗夜间尿频的常用药物及特点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适用症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益智仁 辛温,归脾、肾经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摄涎 肾气不固之夜尿频多、遗尿,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煎汤内服,3-10g,宜打碎后下 阴虚火旺、有实热者忌用
桑螵蛸 甘咸平,归肝、肾经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肾虚遗尿、尿频、尿白浊,伴阳痿早泄 煎汤内服,6-12g;或入丸散 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慎用
覆盆子 甘酸温,归肝、肾、膀胱经 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肾虚遗尿、尿频、遗精,伴头晕耳鸣、视物模糊 煎汤内服,5-10g;或浸酒 小便短涩、实热证者慎用
芡实 甘涩平,归脾、肾经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脾肾虚之尿频、带下、泄泻,伴食少便溏、腰膝酸软 煎汤内服,10-15g;或煮粥 便秘、尿赤者不宜,湿热下注者慎用
金樱子 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固精缩尿,固涩止泻 肾虚遗尿、尿频、遗精,伴久泻久痢、脱肛 煎汤内服,6-12g;或熬膏 实热证、内有积滞者忌用
菟丝子 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补肝肾益精,安胎,明目,止泻 肝肾虚之尿频、腰膝酸软、阳痿遗精,伴胎动不安 煎汤内服,10-15g;或入丸散 大便燥结、阴虚火旺者忌用
肉苁蓉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肾阳虚之尿频、腰膝冷痛、肠燥便秘,伴畏寒肢冷 煎汤内服,10-15g;或浸酒 阴虚火旺、腹泻者忌用,实热便秘者慎用
乌药 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温肾散寒,顺气止痛,温肾缩尿 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之尿频、小腹冷痛,伴遗尿 煎汤内服,6-10g;或入丸散 气虚多汗、阴虚有热者慎用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脾肾虚之尿频、食少便溏、带下,伴肺虚咳喘 煎汤内服,15-30g;或煮粥、磨粉 有实邪者忌用,湿盛中满者慎用
茯苓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脾虚湿盛之尿频、水肿、心悸,伴食少便溏 煎汤内服,10-15g;或入丸散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者忌用

中草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治疗夜间尿频需严格辨证,如肾阳虚明显者(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宜选肉苁蓉、益智仁温肾助阳;脾虚为主者(食少便溏、神疲乏力)侧重山药、茯苓健脾益气;膀胱气化不利者(小腹坠胀、尿频尿急)可配伍乌药行气散寒,煎煮方法也需注意:如益智仁、乌药含挥发油,宜后下;芡实、山药可打碎煎煮,以增强药效,服用时间一般建议饭后1小时,减少胃肠刺激,疗程通常为2-4周,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夜间尿频用中草药调理需要多久见效?
答:中草药调理夜间尿频的见效时间因人而异,与患者体质、病程长短、证型轻重及用药是否对症密切相关,轻度尿频(如每晚1-2次)在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的情况下,连续服用1-2周后可能逐渐改善;中重度尿频(如每晚3次以上)或病程较长者,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稳定效果,若用药2周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哪些中草药夜间治尿频

问:中草药治尿频有没有副作用?
答:合理使用中草药通常副作用较小,但部分药物性味偏颇,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肉苁蓉、益智仁等温肾药若阴虚火旺者(口干咽痛、潮热盗汗)误用,可能加重“热象”;金樱子、芡实等收涩药若实热证(尿频尿急、尿黄尿痛)者服用,可能闭门留寇,导致湿热难除,中草药需注意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尤其肝肾功能不全者更需谨慎。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温肾中草药有那些
« 上一篇 09-11
中草药毒草大全名录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