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医学中属于“热疮”“火燎疮”“热气疮”等范畴,其发病多与外感风热、湿热毒邪,或内蕴肝火、脾虚湿蕴,或阴虚内热等因素相关,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临床需根据辨证结果选用内治、外治、针灸等多种方法综合调理。
中医对单纯疱疹的认识
中医认为,单纯疱疹的发生总由“邪毒”与“正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感风热毒邪,或接触染毒之品,毒邪侵袭肺卫,客于肌肤,则发为疱疹;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脾胃湿热内生,循经下注或熏蒸头面,导致热毒蕴结,亦可发病;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阴液,阴虚内热,虚火上炎,毒邪乘虚而发,或病情迁延反复,多与正气不足、邪毒留滞有关,其病位在肌肤,与肝、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急性期以实证、热证为主,慢性期或反复发作者多兼虚证或虚实夹杂。
辨证分型论治(内治法)
中医治疗单纯疱疹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分为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相应治法方药,以下是常见证型及治疗要点:
证型 | 临床表现 | 治法 | 代表方剂 | 常用药物 |
---|---|---|---|---|
风热袭表证 | 疱疹鲜红,灼热刺痛,伴发热、头痛、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 银翘散加减 | 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桔梗、芦根、板蓝根、甘草 |
肝经郁热证 | 疱疹发于头面、口周或外阴,红肿热痛明显,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清泻肝火、解毒利湿 | 龙胆泻肝汤加减 |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板蓝根、木通 |
脾虚湿蕴证 | 疱疹反复发作,颜色淡红,疱壁松弛,伴纳差、腹胀、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 健脾利湿、解毒敛疮 | 除湿胃苓汤加减 | 苍术、厚朴、陈皮、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板蓝根、薏苡仁、甘草 |
阴虚内热证 | 疱疹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疱疹干燥、结痂较慢,伴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 滋阴降火、解毒生肌 | 知柏地黄丸加减 | 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板蓝根、麦冬 |
外治法
单纯疱疹皮损局部外治是控制症状、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根据皮损阶段(红斑水疱期、糜烂渗出期、结痂脱屑期)选用不同方法:
红斑水疱期(以红斑、簇集水疱为主,灼热明显)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收敛。
常用药物与方法:
- 中药湿敷:马齿苋30g、黄柏20g、苦参20g、蒲公英30g,煎取药液,冷湿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适用于红肿热痛明显者。
- 外涂药膏:紫金锭(醋磨调涂)、如意金黄散(麻油调涂),或用炉甘石洗剂振荡后外涂,以清热、收湿、止痒。
糜烂渗出期(水疱破溃、糜烂,有渗出液)
治法:燥湿收敛、生肌护疮。
常用药物与方法:
- 青黛膏:青黛、煅石膏、黄柏研末,麻油调涂,每日2次,适用于渗出较多者。
- 珍珠散:珍珠、炉甘石、冰片研末,外撒于患处,每日1-2次,以促进糜烂面干燥愈合。
结痂脱屑期(疱疹干燥结痂,脱屑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治法:养阴生肌、润肤止痒。
常用药物与方法:
- 蛋黄油:煮熟鸡蛋黄熬油,外涂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痂皮干燥、皮肤瘙痒者。
- 甘草油:甘草、当归、紫草浸泡于麻油中,外涂以润肤生肌。
针灸与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 体针:取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肝经郁热者加太冲、行间;脾虚湿蕴者加阴陵泉、丰隆。
- 耳针:取肺、肝、脾、神门、皮质下、相应部位(如口周疱疹取口、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以耳部发热、微痛为度。
- 放血疗法:在疱疹周围或大椎、曲池、委中等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2-3滴,适用于热毒炽盛、红肿疼痛明显者,每周1-2次。
中药熏洗
适用于生殖器疱疹或面积较大者:苦参30g、蛇床子3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土茯苓30g,煎汤先熏后洗,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可清热燥湿、杀止痒。
预防与调护
- 避免诱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及海鲜发物(如辣椒、酒、羊肉、韭菜等);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摩擦,防止继发感染。
- 增强体质:适当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调和气血、增强正气;反复发作者可服用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以扶正固表。
- 防止传播:患病期间避免密切接触他人,尤其是婴幼儿、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专用,衣物、床单等煮沸消毒。
相关问答FAQs
Q1:单纯疱疹反复发作,中医如何调理以减少复发?
A:单纯疱疹反复发作多与正气不足、邪毒留滞有关,中医调理以“扶正祛邪”为核心,一方面需清热解毒以清除体内残留的邪毒,另一方面需根据体质扶助正气:如脾虚湿蕴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丸等健脾益气,增强运化功能;阴虚内热者,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滋阴降火,调节阴阳平衡,同时配合生活调护,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劳累、感冒等诱因,可显著降低复发频率。
Q2:中医治疗单纯疱疹需要多久见效?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A:中医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因病情轻重、证型差异及个体敏感性而异,一般而言,轻症(如局限性口唇疱疹)经内服中药+外治法治疗,3-5天可控制症状,1周左右可基本愈合;重症(如泛发性疱疹或反复发作的生殖器疱疹)需1-2周甚至更长时间,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①发病后是否及时就医,早期干预效果更佳;是否严格遵医嘱用药,尤其是中药汤剂的煎服方法及疗程;③个人体质与调护情况,如是否注意忌口、避免诱因等;④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坚持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