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活络类中草药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多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病症,其识别需结合形态特征与药用部位,以下通过文字描述与图片识别要点,介绍8种常见通经活络中草药,帮助读者准确辨识。
通经活络中草药识别表
名称 | 图片识别特征 | 核心功效 |
---|---|---|
威灵仙 |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棕褐色,具纵皱纹,断面纤维性,断面可见放射状纹理,图片中根茎常弯曲呈团块状 |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
鸡血藤 | 藤茎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栓皮脱落处呈红棕色,断面有偏心性半圆形髓,皮部红棕色与木部黄白色相间 | 补血活血、舒筋活络 |
路路通 | 果实球形,表面灰褐色,具疏大孔洞及不规则瘤状突起,图片中孔洞清晰可见,果皮革质 | 祛风活络、利水、通下 |
伸筋草 | 匍匐茎二叉分枝,叶螺旋状排列,线形或披针形,黄绿色,图片中枝条细长,叶如细针簇生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透骨草 | 茎方柱形,节明显,表面紫红色或淡紫色,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图片中茎棱突出,叶缘有锯齿 |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 |
桑枝 | 嫩枝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细纵纹及灰白色细毛,断面黄白色,髓部疏松,图片中枝条有分枝 | 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
络石藤 | 常绿攀援灌木,茎节处生根,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表面深绿色,图片中茎枝常交织,叶柄短 |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
海风藤 | 藤茎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及细小皮孔,断面有放射状纹理,图片中藤茎常扭曲,直径1-3cm |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
详细形态特征与图片辨识要点
威灵仙:图片中其根茎多呈弯曲的团块状或短柱形,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具细纵皱纹及须根痕,断面纤维性,可见放射状纹理及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黑褐色,断面木部黄白色,图片特征需注意根茎的弯曲形态与断面纤维性,区别于类似根茎类药材。
鸡血藤:药用部位为密花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图片中藤茎常被横切或斜切,呈圆形或椭圆形,栓皮脱落处露出红棕色内皮,木部黄白色,可见放射状纹理(似“鸡血”状),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形成2-4轮偏心性半圆形环髓,完整藤茎图片可见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栓皮有裂纹。
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干燥成熟果序,图片中果实呈球形,直径2-3c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众多尖刺状宿存萼片及圆形孔洞(果序轴脱落后的痕迹),果皮革质,质坚硬,图片特征需突出球形外观与多孔洞结构,易与其他果实类药材区分。
伸筋草: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图片中全草匍匐茎细长,二叉分枝,直立枝高15-30cm,叶螺旋状排列,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质柔软,图片中枝条细密,叶如细针簇生,触之有粗糙感,干燥后易碎。
透骨草: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地上部分,图片中茎方柱形,多分枝,表面紫红色或淡紫色,具纵棱,棱上有白色细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图片需注意茎的方柱形与紫红色表面,叶缘锯齿清晰。
桑枝: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图片中嫩枝长圆柱形,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细纵纹及灰白色细毛,黄棕色点状皮孔散在,断面黄白色,髓部疏松,白色或黄白色,图片特征为枝条细长,表面有细毛与纵纹。
络石藤: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图片中藤茎常被压扁呈扁圆柱形,红褐色或灰褐色,有气生根,节处生根,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表面深绿色,革质,叶柄短,图片中茎枝常交织缠绕,叶色深绿,有光泽。
海风藤: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图片中藤茎圆柱形,弯曲,直径1-3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纵皱纹及细小皮孔,断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放射状纹理,皮部窄,木部宽广,图片需注意藤茎的扭曲形态与断面放射状纹理。
注意事项
通经活络中草药使用需辨证论治,如威灵仙性猛,气血虚弱者慎用;鸡血藤性温,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伸筋草孕妇禁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误用或过量。
相关问答FAQs
Q1:通经活络中草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A1:不建议长期自行服用,通经活络药多具辛温走窜之性,长期使用可能耗伤气血或损伤脾胃(如威灵仙、海风藤),或因药不对症导致病情加重,需根据体质与病情,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疗程,一般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或调整用药。
Q2:如何辨别通经活络中草药的真伪?
A2:可通过“看、闻、摸”初步辨别:①看形态特征,如鸡血藤的“偏心性环髓”、路路通的“多孔洞”等特征是否明显;②闻气味,如威灵仙味淡,透骨草微有豆腥气,伪品可能气味刺鼻或无味;③摸质地,如伸筋草质柔软,络石藤茎节处有气生根,伪品质地可能坚硬或无特征,若无法辨别,需送专业机构鉴定,避免使用伪品(如以木通冒充鸡血藤,以枫杨果冒充路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