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牛膝功效异同及配伍作用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防风与牛膝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前者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见长,后者擅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二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各具特色,常协同配伍应用于多种病症,以下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鉴别要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药材防风牛膝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其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核心功效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在临床应用中,防风既可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常与荆芥、羌活等配伍,如荆防败毒散;又适用于风湿痹痛,尤其是上半身风湿痹痛,常与当归、黄芪等组成防风汤;对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痉挛抽搐,则以防风祛风止痉,配伍天麻、天南星等;防风还能止痒,用于风疹瘙痒、湿疹,常与苦参、荆芥同用,其鉴别要点为:根呈长圆柱形,下部渐细,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栓层脱落处显浅棕色;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冬季至次年春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干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其性苦、酸,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效,临床中,牛膝常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常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如青娥丸;亦可用于妇科瘀血阻滞之经闭、症瘕,常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对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牛膝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配伍当归、乳香等;牛膝引血下行之效尤为显著,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配伍代赭石、龙骨;用于胃火上炎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常配石膏、知母;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伍白茅根、栀子,其鉴别要点为:根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30-90cm,直径0.5-1c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略扭曲的纵皱纹和细横纹,并分布着细长的皮孔样突起;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后变韧,断面平坦,皮部薄,木部黄白色,导管孔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微甜而稍苦。

为更直观对比二者特性,现将主要信息整理如下:

药材防风牛膝

项目 防风 牛膝
来源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苦、酸,平;归肝、肾经
核心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
主治病证 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破伤风、风疹瘙痒 腰膝酸痛、经闭症瘕、跌打损伤、头痛眩晕、吐血衄血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质松,断面不平坦,气特异 根细长圆柱形,质硬脆,断面导管孔呈同心环,味微甜苦
常用用量 5-10g 5-12g
使用禁忌 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中气下陷、脾虚泄泻者忌用

二者配伍应用时,可增强疗效,例如在治疗风湿痹痛时,防风祛风胜湿以治标,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以治本,且牛膝能引药下行,缓解下肢关节疼痛;在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时,防风祛风以缓解头痛,牛膝引血下行以平抑肝阳,标本兼顾。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防风和牛膝可以一起泡酒吗?
解答:可以,但需根据体质和病症配伍,若因风湿痹痛、肝肾亏虚导致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可取防风50g、牛膝50g,配伍独活、杜仲各30g,用白酒1000ml浸泡7天后服用,每次10-15ml,每日2次,但需注意,阴虚火旺、血虚者不宜饮用,且孕妇禁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配伍。

问题2:牛膝的“怀牛膝”和“川牛膝”有什么区别?
解答:怀牛膝与川牛膝来源均为苋科植物,但产地和功效侧重不同,怀牛膝主产于河南(怀庆府),根较粗壮,质坚硬,补肝肾、强筋骨之力较强,常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川牛膝主产于四川、云南,根较细长,质较疏松,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效更佳,常用于经闭、跌打损伤、头痛眩晕,临床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若以补益为主选怀牛膝,以活血通经为主选川牛膝。

药材防风牛膝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外痔中医治疗
« 上一篇 前天
黄柏药材图中哪些特征是鉴别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的关键?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