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 ex Redoute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是传统药食同源中药,应用历史逾两千年,其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效,既可入药调理虚劳,亦可作食材养生,被誉为“仙人余粮”“补血上品”。
本草源流与基原
黄精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陶弘景言其“二月生,一枝一叶,黄精叶两相对……俗名仙人余粮”,因其根茎肉质肥厚,色黄味甘,得土之精粹而得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载其“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历代医籍对黄精的记载逐渐丰富,《本草纲目》详述其“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本草便读》则言其“为补养中宫之胜品”。
现代药典明确黄精基原为三种植物:滇黄精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根茎呈连珠状或结节状,直径2-4cm;黄精(鸡头黄精)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根茎呈鸡头状或结节状,直径1-3cm;多花黄精(姜形黄精)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等地,根茎呈姜块状,直径2-3cm,三者功效相近,滇黄精与多花黄精质优,产量较高。
性状鉴别与炮制方法
性状鉴别
生黄精呈结节连珠状或块状,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有明显环节及须根痕,质硬韧或稍柔韧,断面角质样,淡黄色或黄棕色,气微,味甜,有黏性,不同品种性状差异显著,可通过下表鉴别:
品种 | 根茎形态 | 表面特征 | 断面特征 |
---|---|---|---|
滇黄精 | 连珠状或结节状 | 环节明显,须根痕突出 | 角质样,淡黄棕色,半透明 |
黄精(鸡头黄精) | 鸡头状或结节状 | 顶端有短茎痕,常分叉 | 颗粒状,黄白色,有筋脉点 |
多花黄精 | 姜块状 | 略扁,有凸起的圆盘状茎痕 | 角质样,黄白色,微透明 |
炮制方法
黄精生品刺激性强,易致滑肠,需炮制后入药,传统炮制以“九蒸九晒”为佳,现代炮制方法包括:
- 蒸黄精:取净黄精,蒸至黑色,晒至半干,再蒸至油润,晒干,蒸后药性缓和,补益作用增强,能减轻滑肠之弊。
- 酒黄精:取黄精加黄酒拌匀,蒸透,晒干,酒制能引药上行,增强补脾肺、益肾精之效。
- 黑豆制黄精:与黑豆同煮,增强滋阴补肾作用,适用于肾虚精亏者。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黄精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
- 多糖类:为黄精主要有效成分,如黄精多糖A、B、C,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组成,含量可达10%-15%。
- 皂苷类:如黄精皂苷A、B、C、D,属于螺甾烷醇类皂苷,具苦味。
- 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等,具抗氧化作用。
- 氨基酸与微量元素:含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以及锌、铁、硒等微量元素。
- 其他:黏液质、淀粉、低聚糖等。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具有多系统调节作用:
- 免疫调节:黄精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延缓细胞衰老。
- 降血糖与调血脂:黄精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皂苷类成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心血管保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降低血压。
- 抗疲劳与抗氧化:增强运动耐力,减少乳酸堆积,缓解体力疲劳;黄酮类成分具显著抗氧化活性。
功效应用与配伍
中医功效
- 补气养阴:用于脾胃气虚、倦怠乏力,或肺阴不足、干咳少痰,或病后体虚、津伤口渴。
- 健脾润肺:治疗脾虚食少、饮食无味,或肺虚燥咳、痰中带血。
- 益肾填精:用于肾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或遗精、早泄。
配伍应用
- 配党参、白术:增强补气健脾之效,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
- 配沙参、麦冬:养阴润肺,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
- 配枸杞子、菟丝子:补肾填精,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 配黄芪、当归:补气生血,治气血两虚、面色萎黄。
现代应用
- 慢性病调理: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型)、高血压、高血脂,辅助改善症状。
- 亚健康状态:改善疲劳、失眠、免疫力低下,作为养生保健食品。
- 老年病:延缓衰老,防治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
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食用方法
黄精可煮粥、煲汤、泡酒或制膏方,常见食疗方:
- 黄精粥:黄精30g,大米100g,煮粥服食,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
- 黄精炖鸡:黄精50g,鸡肉500g,红枣10枚,炖熟调味,补气养血,适用于病后体虚。
- 黄精酒:黄精200g,白酒1000ml,浸泡1个月后饮用,益肾填精,适用于肾精亏虚。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慎用;外感发热、痰湿壅盛者不宜服用。
- 用量:煎汤内服,10-30g;入丸散,5-10g,大剂量可能导致腹胀、腹泻。
- 配伍禁忌:不宜与萝卜、绿豆、藜芦同食,以免降低药效。
相关问答FAQs
Q1:黄精适合长期服用吗?
A:黄精药性平和,药食同源,适合气阴两虚者长期调理,但需注意用量和方法,健康人群长期服用建议少量(每日5-10g),且间断服用,避免滋腻碍胃,若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应暂停服用,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Q2:生黄精和制黄精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A:生黄精未经炮制,含刺激性成分(如生物碱、皂苷),直接服用可能导致恶心、腹泻,多外用或用于杀虫止痒;制黄精经蒸制或酒制后,药性缓和,补益作用增强,刺激性降低,适合内服调理,日常养生或治疗虚证,应选择制黄精;若需外用解毒消肿,可选用生黄精,具体选择需根据体质和病情,建议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