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蛔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中医称为“蛔虫证”或“虫积”,多因饮食不洁,误食沾有蛔虫卵的食物所致,临床常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食欲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发现虫卵等症状,中医治疗以驱杀虫体为核心,常配伍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之品,其中中草药因来源广泛、副作用相对较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以下详细介绍具有驱杀蛔虫功效的中草药及其应用要点。

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蛔虫

常用驱杀蛔虫的中草药

使君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实,性甘,味温,归脾、胃经,功效杀虫消积,为驱杀蛔虫、蛲虫的要药,尤其适用于儿童虫积,其有效成分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常用于蛔虫症引起的腹痛、消化不良,用法:炒熟去壳嚼服,成人每日10-15粒(总量不超过20粒),儿童每日每岁1-1.5粒,最大不超过15粒,空腹服用效果更佳,注意:过量可致呃逆、眩晕、呕吐,故不宜过量;若出现呃逆,可用嚼服生甘草或喝浓茶缓解。

苦楝皮

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性苦,味寒,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燥湿,其有效成分川楝素对蛔虫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对钩虫、鞭虫也有一定效果,常用于蛔虫症兼见皮肤瘙痒、湿疹者,用法:煎汤内服,成人每日6-9g,儿童3-6g;或入丸散,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久服,中毒可见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损害等;脾胃虚寒者禁用;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槟榔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性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槟榔对多种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均有麻痹或杀灭作用,尤其对绦虫疗效显著,对蛔虫也有较好效果,常用于虫积腹痛、腹胀、便秘者,用法:煎汤内服,成人每日10-30g,儿童减半;或研末服,注意:脾虚便溏者及孕妇慎用;久服可致槟榔中毒,表现为流涎、呕吐、惊厥等。

南瓜子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成熟种子,性甘,味平,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润肠通便,南瓜子氨酸对蛔虫、绦虫有麻痹作用,尤其对蛔虫效果较好,且性质平和,适用于儿童及体弱者,用法:生食或炒熟嚼服,成人50-100g,儿童30-50g,早晨空腹服用,2小时后服用导泻药(如硫酸镁)可提高疗效,注意:无明显禁忌,但过量可能引起腹胀。

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蛔虫

榧子

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成熟种子,性甘、涩,味平,归肺、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榧子含榧子油、榧子酸等,对蛔虫、钩虫、绦虫有驱杀作用,且能润肠通便,适用于虫积便秘者,用法:嚼服或煎汤,成人每日15-30g,儿童10-15g;或入丸散,注意:脾虚泄泻、肠滑便溏者慎用。

鹤虱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成熟果实,性苦、辛,性平,归脾、胃经,功效杀虫消积,本品对蛔虫、蛲虫、钩虫均有驱杀作用,常用于多种肠道虫积,常与使君子、槟榔等配伍,用法:煎汤内服,成人每日3-9g,儿童1-3g;或入丸散,注意:孕妇慎用。

雷丸

为多孔菌科真菌雷丸的菌核,性苦,味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消癌肿,雷丸素(一种蛋白水解酶)能破坏蛔虫、绦虫、钩虫的虫体,使其溶解,尤其对绦虫、蛲虫效果显著,但对蛔虫也有作用,注意:本品不耐高温,不宜入煎剂,宜研末冲服,成人每日15-21g,儿童5-7g;常见副作用有轻微腹痛、腹泻,注意:无实热者及孕妇禁用。

中草药驱杀蛔虫应用要点(表格归纳)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成人) 注意事项
使君子 甘温,归脾、胃 杀虫消积 炒熟嚼服,10-15粒/日 过量致呃逆,儿童减量
苦楝皮 苦寒,归肝、脾、胃 杀虫,疗癣 煎汤,6-9g/日 有毒,久服伤肝,脾胃虚寒禁用
槟榔 苦辛温,归胃、大肠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煎汤,10-30g/日 脾虚便溏者慎用,孕妇禁用
南瓜子 甘平,归胃、大肠 杀虫消积,润肠通便 生食/炒熟嚼服,50-100g/日 性质平和,儿童适用
榧子 甘涩平,归肺、胃、大肠 杀虫消积,润肠通便 嚼服/煎汤,15-30g/日 脾虚泄泻者慎用
鹤虱 苦辛平,归脾、胃 杀虫消积 煎汤,3-9g/日 孕妇慎用
雷丸 苦寒,归胃、大肠 杀虫消积 研末冲服,15-21g/日 不宜久煎,无实热者禁用

复方应用与注意事项

复方举例:乌梅丸

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具有安蛔止痛、温脏安蛩之效,适用于蛔虫腹痛、四肢厥冷、呕吐、脉微细者(寒热错杂之蛔厥证),现代常用于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属寒热错杂者,用法为汤剂煎服,具体用量需医师辨证调整。

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蛔虫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蛔虫病需分寒热虚实,如寒热错杂用乌梅丸,单纯虫积用单味或复方驱虫药,脾胃虚弱者需配伍健脾药(如党参、白术)。
  2. 控制剂量:有毒草药(苦楝皮、雷丸)需严格按剂量使用,避免中毒。
  3. 特殊人群:孕妇禁用苦楝皮、槟榔、雷丸等;儿童用量需根据年龄调整,避免过量;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苦楝皮。
  4. 配合护理:驱虫期间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生冷;服药后可适当服用导泻药(如硫酸镁)促进虫体排出;服药后2周复查粪便,若仍有虫卵需重复治疗。
  5. 联合治疗:重症或混合感染(如蛔虫+绦虫)可考虑中西药联合,提高疗效。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驱虫需要空腹服用吗?
A1:多数驱虫中草药(如使君子、南瓜子、槟榔)空腹服用可增强药效,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但部分草药(如苦楝皮)性寒,空腹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腹痛、恶心,建议饭后服用或遵医嘱调整用药时间,儿童及脾胃虚弱者若空腹服药后出现不适,可改为餐后1小时服用。

Q2:驱虫后多久需要复查粪便?如何判断驱虫是否成功?
A2:建议驱虫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粪便常规,查找虫卵或成虫,若检查结果为阴性,且腹痛、食欲异常等症状消失,可视为驱虫成功;若仍发现虫卵或症状未缓解,需考虑重复治疗或调整用药(如可能存在耐药性或混合感染),服药后若排出完整虫体,也可初步判断药物有效,但仍需结合粪便检查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贵细药材 苏合香
« 上一篇 08-27
皂开头的中草药名称
下一篇 » 08-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