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痈的中草药有哪些?如何正确选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乳痈是中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称谓,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以乳房结块、红肿热痛、甚至化脓为主要表现,病因多与肝郁气滞、胃热壅盛、乳汁淤积相关,中医药治疗乳痈历史悠久,强调内外同治、标本兼顾,通过清热解毒、疏肝通乳、消肿散结等法,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以下从辨证论治、常用中草药、外治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治疗乳痈的中草药

辨证论治与内服方剂

乳痈的辨证核心在于辨别病位(肝胃)、病性(热毒)及病程(初期、成脓期、溃后期),不同证型需采用针对性治法。

肝郁气滞型(初期)

症状:乳汁淤积,乳房结块,皮色微红,肿胀疼痛,或伴有恶寒发热、胸闷胁胀,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通乳散结。
代表方剂: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王不留行、路路通通乳,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若肿块明显加橘核、荔枝核软坚散结;乳汁淤积甚者加穿山甲(现多用皂角刺替代)、漏芦通络下乳。

胃热壅盛型(成脓前期)

症状:乳房肿胀加剧,焮红灼热,疼痛跳痛,肿块增大,高热不退,口渴喜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透脓。
代表方剂:瓜蒌牛蒡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皂角刺、穿山甲(或用炮山甲)透脓散结,生石膏、黄芩清泻胃热,若热毒甚者加紫花地丁、野菊花加强清热解毒。

热毒炽盛型(成脓期)

症状:乳房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红肿热痛加剧,壮热不退,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代表方剂:透脓散加减。
常用药:黄芪托毒排脓,当归、川芎活血养血,皂角刺、穿山甲(或用炮山甲)透脓,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若脓成未透者加白芷、桔梗排脓;若热毒伤津加天花粉、麦冬养阴生津。

治疗乳痈的中草药

气血亏虚型(溃后期)

症状: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液清稀,淋漓不尽,乳房肿痛减轻,但疮口愈合缓慢,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托里生肌。
代表方剂: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益气托毒,当归、白芍养血和营,茯苓、白术健脾,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皂角刺、白芷排脓生肌,若疮口久不愈合加阿胶、龟甲胶养血敛疮。

常用中草药及功效(表格)

以下为治疗乳痈的常用单味中草药,其性味、归经、功效及用量参考临床常规用法:

药物 性味归经 功效 常规用量(g) 备注
蒲公英 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10-30 乳痈要药,可内服外敷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0-15 热毒炽盛者常配连翘使用
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 6-15 长于散结,与金银花合称“银翘”
王不留行 苦,平;归肝、胃经 行血通经,下乳消肿 6-10 通乳要药,乳汁淤积者必备
皂角刺 辛,温;归肝、胃经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 3-10 透脓散结,成脓期多用,孕妇慎用
柴胡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疏肝解郁,退热升阳 3-10 肝郁气滞型主药,量大易伤阴
牛蒡子 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 6-12 适用于乳痈初期伴有表证者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6-15 养血活血,防止苦寒太过伤正
赤芍 苦,微寒;归肝经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6-12 活血散肿,适用于红肿疼痛明显者
生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3-6 调和药性,缓解药物峻烈之性

外治法

乳痈局部症状明显,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病灶,缓解疼痛、促进消散或排脓。

初期(未成脓)

  • 药物外敷:用鲜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外敷,或用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加蜂蜜调敷,每日1-2次,清热消肿散结。
  • 针灸推拿:取膻中、乳根、少泽、太冲等穴,用泻法针刺;或沿乳腺管方向轻轻推揉乳房,配合乳头按摩,促进乳汁排出。

成脓期

  • 穿刺引流:脓肿形成后,需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术后用八二丹(煅石膏、红升丹)药线引流,外敷红油膏(凡士林、九一丹、东丹),每日换药1-2次,直至脓尽。

溃后期

  • 生肌收口:脓尽后用生肌散(煅石膏、龙骨、赤石脂等)撒于疮面,外敷白玉膏(熟石膏、麻油),促进愈合;若疮口久不收口,可用艾条灸疮周,温通气血。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乳痈需分清寒热虚实,肝郁气滞型忌过用苦寒,以免遏阻气机;热毒炽盛型需及时清热解毒,防热毒内陷。
  2. 哺乳期安全:内服药物需选择对婴儿无影响的药物(如避免使用毒性成分),外敷药物需防止婴儿误食;若乳头皲裂,需暂停患侧哺乳,用吸乳器排空乳汁。
  3. 饮食调护: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及发物(如羊肉、海鲜),多饮温开水,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食用猪蹄汤、鲫鱼汤等通乳食物,但需避免乳汁过度淤积。
  4. 及时就医:若出现高热不退、乳房肿块迅速增大、脓肿形成或破溃后脓液不止等症状,需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或手术引流,避免延误病情。

相关问答FAQs

Q1:乳痈用中草药治疗多久能见效?
A:乳痈见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辨证是否准确及治疗是否及时相关,初期(肝郁气滞型)若及时疏肝通乳、清热解毒,一般2-3天症状可缓解;成脓期(胃热壅盛型)需配合清热透脓治疗,肿痛多在3-5天减轻;溃后期气血亏虚者,需1周左右促进疮口愈合,若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方案或就医。

治疗乳痈的中草药

Q2:哺乳期用中草药治疗乳痈会影响宝宝吗?
A: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婴儿安全的中药,内服药物应避免使用毒性成分(如朱砂、雄黄)及易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药物(如部分活血化瘀药过量);外敷药物需避开乳头,防止婴儿误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服药期间可暂停患侧哺乳,用吸乳器排空乳汁,待药物代谢后再恢复哺乳(一般服药后2-4小时可哺乳),若宝宝出现腹泻、皮疹等异常,需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黄芩药材照片如何从照片中准确辨别其真伪与品质?
« 上一篇 昨天
鼻咽癌中医治疗有效吗?关键方法与疗效解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