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图片如何直观展示其多样用途?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千年,继上一篇介绍常见中草药后,本文继续选取十味临床常用中草药,通过文字描述其形态特征(相当于“图片特征”),结合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帮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天然药物,并附表格汇总关键信息,文末解答常见疑问。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二)

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

形态特征: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及腺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与用途: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等热毒证,亦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常与连翘、薄荷配伍;现代还用于抗病毒、抗菌,如流感、扁桃体炎。

鱼腥草

形态特征:茎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具纵棱,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叶片心形或宽卵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搓碎后有特殊辛臭味;穗状花序顶生,花小而密。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与用途: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肺脓肿)、痰热喘咳、热淋(尿路感染)、疮痈肿毒,内服可煎汤或捣汁,外用鲜品捣敷。

活血化瘀类

丹参

形态特征:根茎短粗,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棕红色或暗红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与用途: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痹心痛(冠心病)、热痹疼痛、疮疡肿毒,近代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

当归

形态特征:根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顶端残留叶鞘及茎基;主根(归身)粗短,支根(归尾)数条,上粗下细,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香气,味甘辛。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与用途: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肠燥便秘,为“血家圣药”,常与熟地、白芍配伍“四物汤”。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二)

补气养阴类

黄芪

形态特征:根呈圆柱形,上端较粗,长30-9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向皮孔,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菊花心(放射状纹理),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脾经。
功效与用途: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现代用于增强免疫力、降血压。

枸杞子

形态特征: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透明皱纹及果凹,果皮柔韧,果肉厚,味甜;种子扁肾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与用途: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糖尿病),日常可泡水、煲汤,如枸杞菊花茶、枸杞山药粥。

利水渗湿与消食类

茯苓

形态特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或淡棕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神”),味淡,嚼之粘牙。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与用途: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常与猪苓、白术配伍“五苓散”,或与酸枣仁、远志配伍“归脾汤”。

山楂

形态特征:果实呈圆形片状,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1-2mm,外皮红色或紫红色,具皱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有5粒浅黄色果核,有的脱落,气微,味酸微甜。
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与用途: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高脂血症,生山楂偏消食活血,焦山楂偏止泻止痢,常与麦芽、神曲配伍“焦三仙”。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二)

中草药基本信息汇总表

名称 图片特征简述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简) 用法用量(参考)
金银花 棒状花蕾,黄白色/绿白色,密被柔毛 甘,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感冒、温病初起 9-30g
鱼腥草 茎圆柱形,叶心形,搓碎有辛臭味 辛,微寒;肺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肺痈、热淋、疮疡 15-30g(鲜品加倍)
丹参 根圆柱形,表面棕红,断面菊花心 苦,微寒;心肝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月经不调、胸痹痛、疮疡肿毒 10-15g
当归 根圆柱形,黄棕色,具香气,味甘辛 甘辛,温;肝心脾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萎黄、经闭腹痛、肠燥便秘 6-12g
黄芪 根圆柱形,表面淡棕黄,断面纤维性强 甘,温;肺脾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气乏力、中气下陷、自汗 9-30g
枸杞子 椭圆果实,鲜红/暗红,果肉厚,味甜 甘,平;肝肾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消渴 6-12g
茯苓 类球形,表面棕褐,断面白色颗粒性 甘淡,平;心脾肾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水肿、脾虚泄泻、心神不安 10-15g
山楂 圆形片,皱缩,外皮红紫,果肉黄棕 酸甘,微温;脾胃肝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肉食积滞、瘀血经闭、高脂血症 10-15g(生/焦)

相关问答FAQs

问1:中草药图片识别时,除了形态特征,还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答:除花、叶、根、茎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形态特征外,气味(如鱼腥草的辛臭、当归的香气)、生长环境(如金银花多生于山坡、枸杞子多栽植于沙地)、采收部位(如药用根、茎、花还是果实)也是重要识别依据,部分中草药存在易混淆品种(如白头翁与漏芦、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需结合专业资料或咨询药师,避免误用。

问2:中草药是否可以自行采摘使用?为什么?
答:不建议自行采摘使用,原因有三:一是中草药品种易混淆,野外生长的植物可能存在伪品(如“有毒北乌头”误作“川乌”),误用可能导致中毒;二是中草药的药效受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法影响大(如当归需“归头补血、归尾破血”,不同部位功效不同),自行采摘难以保证药效;三是部分中草药为国家保护植物(如野生人参、雪莲),私自采摘可能违法,建议通过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发热的辨证分型、治法及选方原则是什么?
« 上一篇 昨天
寒湿体质中医治疗有哪些辨证施治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