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咽痛,需结合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咽痛在中医属“喉痹”“乳蛾”范畴,多因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临床常见证型有外感风热、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等,不同证型治法迥异。
病因病机方面,外感风热多因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咽喉,致气血壅滞;肺胃热盛常因过食辛辣、醇厚,或情志不畅致肺胃积热,热毒上攻咽喉;阴虚火旺则因久病耗伤阴液,或劳损过度,虚火上炎,灼伤咽喉脉络,风寒袭肺(寒包火)、痰热郁结等证型亦可见,但以前三者多见。
辨证论治是核心,需根据症状、舌脉区分证型(见表),外感风热证以咽痛红肿、发热恶风为主,治以疏风清热、利咽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常用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等;肺胃热盛证咽痛剧烈、吞咽困难,伴口臭便秘,治以清泄肺胃、解毒利咽,方选清咽利膈汤,药用黄芩、黄连、石膏、射干、山豆根、玄参等;阴虚火旺证咽干微痛、干咳少痰,伴手足心热,治以滋阴降火、利咽开音,方用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取知母、黄柏、生地、麦冬、沙参、百合等。
证型 | 主要症状 | 治法 | 代表方剂 | 常用药物 |
---|---|---|---|---|
外感风热证 | 咽痛红肿,发热恶风,咳嗽,舌红苔薄黄 |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 银翘散 |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 |
肺胃热盛证 | 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 | 清泄肺胃,解毒利咽 | 清咽利膈汤 | 黄芩、黄连、石膏、射干、山豆根、玄参 |
阴虚火旺证 | 咽干微痛,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舌红少苔 | 滋阴降火,利咽开音 | 知柏地黄丸合增液汤 | 知母、黄柏、生地、麦冬、沙参、百合 |
外治法可快速缓解症状:含漱法取金银花15g、薄荷10g、甘草6g煎水,饭后含漱3-5分钟,清热解毒;吹药法用冰硼散或锡类散少许吹于咽部,适用于红肿疼痛明显者;针灸可刺少商、商阳放血,配合合谷、天突穴,疏风泄热;雾化吸入用鱼腥草注射液10ml加生理盐水20ml,每日1-2次,清热利咽。
调护方面,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炸、烟酒,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干燥;少说话,让咽喉休息;情绪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化火,若咽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FAQs
问:中医治疗咽痛多久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与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相关,外感风热证一般1-3天症状缓解;肺胃热盛证需3-5天,若配合通便效果更快;阴虚火旺证疗程较长,通常需1-2周,且需坚持调理体质,若服药3天无效,建议调整辨证或结合西医检查。
问:咽痛时可以自己服用牛黄解毒片吗?
答:牛黄解毒片适用于肺胃热盛证,表现为咽痛红肿、口臭便秘等,但若属外感风热初期(恶风明显)或阴虚火旺(咽干少痰、手足心热),服用后可能加重不适(如外感风热用寒凉药易遏邪,阴虚用苦寒药更伤阴),建议先辨证,或咨询中医师后使用,避免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