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毛冬瓜图片有哪些识别其真伪的关键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毛冬瓜为葫芦科植物雪胆属的多种植物的干燥块茎或全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阴湿处,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毛冬瓜性寒,味苦、微甘,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毛冬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雪胆素、齐墩果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其药用价值逐渐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中草药毛冬瓜图片

从植物学特征来看,毛冬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株全体密被白色柔毛或绒毛,这是其名称中“毛”字的由来,茎细长,攀援生长,长可达数米,表面有纵棱,节处可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多为掌状分裂或鸟足状复叶,小叶3-7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锯齿,叶两面均被毛,叶柄较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圆锥花序,雌花为总状花序,花冠黄绿色或白色,花瓣5裂,果实为瓠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表面密被白色柔毛,成熟时呈橙红色或黄褐色,内含多数种子,种子扁平,边缘有窄翅,在采集毛冬瓜时,一般于秋季或冬季挖取块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全草则多在夏秋两季采收,扎成小把,阴干备用。

毛冬瓜的药用部位主要为其块茎和全草,传统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9-15克,或研末吞服,每次1-3克;外用则可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治疗肺热咳嗽,可将毛冬瓜与枇杷叶、桑白皮等同用,以增强清肺化痰之效;治疗咽喉肿痛,常与金银花、连翘、射干等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咽之功;对于痈肿疮毒,可用鲜毛冬瓜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等内服外用兼施,以促进消肿排脓,现代临床研究中,毛冬瓜制剂被试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显示出一定的抗感染和止咳化痰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范围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毛冬瓜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个别人群可能对毛冬瓜过敏,使用后若出现皮疹、瘙痒、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目前尚未发现毛冬瓜与药物的明显相互作用,但为了用药安全,建议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服用。

中草药毛冬瓜图片

以下是毛冬瓜基本信息归纳表:

项目 内容描述
植物科属 葫芦科雪胆属
药用部位 干燥块茎或全草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微甘;归肺、肝、胃经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传统主治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研末1-3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出现不适立即停用就医

相关问答FAQs

问:毛冬瓜和普通冬瓜有什么区别?
答:毛冬瓜与普通冬瓜(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在植物学分类、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上有明显区别,分类不同:毛冬瓜为葫芦科雪胆属植物,而普通冬瓜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形态差异:毛冬瓜全体密被白色柔毛,叶片多为掌状分裂,果实较小且表面有毛;普通冬瓜植株光滑无毛,叶片宽大呈肾形,果实硕大表面光滑,药用部位不同:毛冬瓜以块茎和全草入药,性寒味苦,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普通冬瓜以果皮、果肉、籽或瓜皮入药,冬瓜皮利水消肿,冬瓜子润肺化痰,瓜肉则多为食用,药性相对平和,两者功效和主治病症也有较大差异,不可混淆使用。

中草药毛冬瓜图片

问:毛冬瓜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不建议长期自行服用毛冬瓜,毛冬瓜性寒,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寒症状,虽然现代研究表明毛冬瓜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有效剂量及潜在副作用尚未完全明确,若因病情需要长期使用,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毛冬瓜,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老年痴呆症中医治疗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软芝种子有何药用价值?种植技术与功效如何?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