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便秘有哪些具体的辨证论治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中医称为“便秘”“后不利”“大便难”等,认为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分,治疗当以“通”为用,根据辨证结果采用清热润肠、顺气导滞、温阳通便、养血润燥、滋阴通等方法,兼顾整体调理,以下从辨证论治、中药内服、针灸推拿、饮食调护、情志调摄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方法。

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是核心,分型施治效更佳

中医治疗便秘强调辨证论治,根据症状、舌象、脉象等分为不同证型,针对病因施治,具体分型及论治如下:

证型 主要症状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
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清热润肠 麻子仁丸 火麻仁、杏仁、大黄、枳实、厚朴、白芍
气秘 大便干结或不干,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中胀痛,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顺气导滞 六磨汤 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
冷秘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温阳通便 济川煎 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
血虚秘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养血润燥 润肠丸 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
阴虚秘 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通便 增液汤合五仁丸 玄参、麦冬、生地、火麻仁、杏仁、柏子仁

中药内服,辨证选方兼顾调理

除上述代表方剂外,临床中可随证加减:热秘重者加黄芩、栀子;气秘伴情绪抑郁加柴胡、香附;冷秘加附子、干姜;血虚秘加阿胶、何首乌;阴虚秘加沙参、玉竹,中成药应用需辨证:麻仁丸适用于热秘、气秘;苁蓉通便口服液适用于冷秘、阳虚秘;麻仁润肠丸适用于血虚、阴虚秘;四磨汤口服液适用于气秘伴腹胀者,单味药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冲服)、决明子(炒熟泡水)等也有润肠通便之效,可日常辅助调理。

针灸推拿,疏通经络促传导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大肠功能,主穴取天枢(大肠募穴,调理肠腑)、大肠俞(背俞穴,通调肠腑)、支沟(通调三焦气机,为治疗便秘要穴)、上巨虚(大肠下合穴,传导糟粕)、足三里(调理脾胃,助运化),配穴:热秘加曲池、合谷(清泻实热);气秘加太冲、中脘(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冷秘加神阙、关元(温阳散寒,灸法更佳);血虚秘加脾俞、血海(健脾养血);阴虚秘加太溪、三阴交(滋阴生津),操作:主穴用平补平泻法,冷秘、虚秘可加灸,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推拿以腹部和背部操作为主: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摩腹5-10分钟(以腹部温热为度),按揉天枢、大横穴各1-2分钟(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患者俯卧,按揉大肠俞、脾俞、胃俞,每穴1分钟,以酸胀为度;最后用拇指推七节骨(从尾椎至腰椎),100-200次,捏脊3-5遍(从下至上),可调和脏腑,增强肠蠕动。

饮食调护,“药食同源”养脾胃

饮食需根据证型调整:热秘宜食梨、香蕉、芹菜、苦瓜、蜂蜜等清热润肠之品,忌辛辣、油炸食物;气秘宜食柑橘、萝卜、陈皮、玫瑰花茶等疏肝理气食物,忌糯米、山药等滞气之品;冷秘宜食核桃、羊肉、肉桂、生姜等温阳散寒食物,忌生冷、瓜果;血虚秘宜食黑芝麻、桑葚、猪血、菠菜等养血润燥食物,忌生冷、寒凉;阴虚秘宜食银耳、百合、梨、芝麻、蜂蜜等滋阴生津食物,忌辣椒、羊肉等温燥食物,日常可饮用蜂蜜水(晨起空腹)、芝麻糊、核桃粥等辅助通便。

情志与生活调摄,固护正气防复发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如焦虑、抑郁)易导致气机郁滞,引发气秘,因此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可通过听音乐、练太极、八段锦等方式放松心情,生活起居方面,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如晨起或餐后),即使便意不强也尝试蹲厕,形成条件反射;避免久坐久卧,每日适当运动(如快走、慢跑、腹部按摩)30分钟,促进肠蠕动;保证充足饮水,每日1500-2000ml(晨起空腹喝温水可刺激肠蠕动)。

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便秘多久能见效?
答:中医治疗便秘的见效时间因病情轻重、证型差异及个体体质而异,轻度实证(如热秘、气秘)通过针灸、中药及饮食调理,1-3天可改善症状;虚证(如血虚秘、阴虚秘、冷秘)因病程较长,气血阴阳亏虚,需调理1-2周方可逐渐起效,部分患者需2-3个月巩固治疗以防复发,若经正规治疗2周症状无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消瘦等“报警症状”,需及时完善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问:便秘期间可以长期服用泻药(如番泻叶、芦荟胶囊)吗?
答:不建议长期服用泻药,番泻叶、芦荟、大黄等刺激性泻药虽能暂时通便,但久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肠道蠕动依赖药物,形成“泻药依赖”,反而加重便秘;同时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结肠黑变病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便秘强调“治病求本”,实证需清热、理气,虚证需温阳、养血、滋阴,应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配合饮食、运动等综合调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避免药物依赖。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行情最低的品种有哪些?价格低迷原因及后市走势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蛇六谷作为中草药,其功效、用法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