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去疳积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宝宝疳积是中医儿科常见病症,多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毛发枯稀、肚腹膨胀、食欲异常为主要特征,中医治疗疳积注重健脾消积、调和脾胃,通过合理使用中草药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宝宝生长发育,以下从疳积的病因病机、常用中草药分类、经典方剂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宝宝去疳积中草药

疳积的病因病机与核心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如过量喂养、过食肥甘生冷)、或病后体虚、或虫积干扰,易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乳食停滞,积而不化,日久形成疳积,病机核心为“脾虚积滞”,初期以积滞为主,表现为腹胀、厌食、口臭;中期脾虚渐显,出现消瘦、乏力;后期气血亏虚,可伴见手足心热、烦躁不安等虚热症状,治疗需遵循“健脾为主,消积为辅,兼顾虚实”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辨证用药。

常用去疳积中草药分类及功效

中草药治疗疳积需根据宝宝体质和病情阶段选择,以下按功效分类列举常用药物,并附简要说明(性味、功效、适用症状):

(一)健脾益气类——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此类药物性味多甘温,能补益脾胃之气,适用于脾虚为主、积滞不明显的宝宝。

药物名称 性味 功效 适用症状
党参 甘,平 健脾益气,生津养血 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乏力、大便稀溏
白术 苦、甘,温 健脾燥湿,利水止汗 脾虚食少、腹胀便溏、肢体浮肿
山药 甘,平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脾胃虚弱、食少倦怠、虚热消渴
茯苓 甘、淡,平 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脾虚湿盛、腹胀食少、大便溏薄、睡眠不安
甘草 甘,平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常作为佐药

(二)消积导滞类——消除体内积滞

此类药物性味多辛苦,能消食化积、行气导滞,适用于积滞明显、腹胀厌食的宝宝。

宝宝去疳积中草药

药物名称 性味 功效 适用症状
山楂 酸、甘,微温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肉食积滞、腹胀腹痛、泻痢腹痛
麦芽 甘,平 消食和中,回乳消胀 米面薯芋食滞、小儿疳积、乳房胀痛(哺乳期妈妈用)
神曲 甘、辛,温 消食和胃,健脾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鸡内金 甘,平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 食积腹胀、疳积、遗尿、遗精
莱菔子 辛、甘,平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咳嗽痰多

(三)清热消疳类——清除虚热,缓解疳积后期症状

疳积日久易化热,出现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口干等症状,需配合清热药物。

药物名称 性味 功效 适用症状
胡黄连 苦,寒 清热燥湿,退虚热 小儿疳热、潮热盗汗、腹胀泻痢
银柴胡 甘,微寒 清虚热,除疳热 阴虚发热、疳积发热、骨蒸劳热
地骨皮 甘、淡,寒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虚热盗汗、小儿疳积、肺热咳嗽
胡黄连 苦,寒 清热燥湿,消疳杀虫 疳积发热、腹胀、虫积腹痛

(四)养阴益胃类——适用于疳积后期气血亏虚

疳积日久耗伤气血,可出现消瘦明显、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需配合养阴药物。

药物名称 性味 功效 适用症状
沙参 甘,微寒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阴虚肺燥、干咳少痰、胃阴不足、食欲不振
麦冬 甘、微苦,微寒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胃阴不足、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疳积后期津亏
石斛 甘,微寒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胃阴不足、食少干呕、阴虚发热、疳积体弱

经典去疳积方剂及应用

临床中常根据疳积的不同阶段选用经典方剂,或随证加减:

方剂名称 组成(简述) 功效 主治
肥儿丸 黄连、神曲、麦芽、山楂、使君子、芦荟等 健胃消积,杀虫清热 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腹痛、虫积
保和丸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等 消食化积,清热利湿 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
健脾丸 党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枳实等 健脾开胃,消食止泻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形体消瘦
八珍汤 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等(八珍散加生姜、大枣) 益气补血 疳积后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乏力

使用中草药的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疳积需分阶段论治,积滞明显者以消积为主,脾虚为主者以健脾为主,虚热者需清热养阴,避免盲目使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
  2. 剂量适中:小儿用药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一般成人量的1/3-1/2,具体遵医嘱,过量易损伤正气。
  3. 煎煮方法:中草药需用砂锅或陶瓷锅煎煮,避免铁锅;消积类药物(如山楂、麦芽)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药效;健脾类药物可适当久煎以发挥药效。
  4. 饮食配合:治疗期间需调整饮食,避免肥甘厚味、生冷零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粥),少量多餐。
  5. 中病即止:疳积治疗需循序渐进,症状改善后及时调整方剂,避免长期服用滋补类药物导致“闭门留寇”。
  6. 避免自行用药:疳积病因复杂,可能合并虫积、消化系统疾病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尤其避免使用毒性药物(如雄黄、朱砂等)。

相关问答FAQs

Q1:宝宝疳积能不能只用中草药,不用西药?
A:中草药治疗疳积以调理脾胃为核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轻度营养不良效果较好,但若宝宝合并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西药治疗(如补充维生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建议先明确病因,中西药协同调理,避免延误病情。

宝宝去疳积中草药

Q2:中草药治疗疳积多久见效?家长如何判断是否有效?
A:中草药治疗疳积需一定时间,一般1-2周可见食欲改善、腹胀减轻,2-4周体重逐渐增加,面色、毛发等体征好转,判断疗效需观察:①食欲是否恢复;②腹胀、口臭是否减轻;③大便是否转为正常;④体重、身高是否增长,若用药2周症状无改善,需及时复诊调整方剂,避免无效用药。

宝宝疳积的治疗需“三分治,七分养”,在合理使用中草药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喂养、规律作息,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家长若发现宝宝出现疳积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国地区适宜种植哪些中草药?
« 上一篇 09-19
中草药瓦草图片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