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药材种子是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成熟果实,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当归药材的产量与品质,作为繁殖材料,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对当归种植至关重要。
当归种子的形态特征
当归种子为双悬果,分果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5mm,宽1.5-2.5mm,表面棕褐色或黄褐色,具5条微突起的纵棱,棱间有细密网纹,顶端有残留花柱基,基部有果柄痕,种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胚乳丰富,胚细小,千粒重一般为1.5-2.5g,新鲜种子色泽光亮、饱满度佳,陈种子则颜色暗淡、表面皱缩。
生长习性与环境要求
当归种子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性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低于5℃或高于30℃发芽受抑,对光照需求中等,幼苗期怕强光直射,需适当遮阴;成株期需充足光照,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忌连作,前茬以小麦、马铃薯为佳,土壤pH值6.0-7.5为宜。
繁殖技术要点
种子处理
当归种子休眠期较短,但需通过浸种和催芽提高发芽率,播种前用40℃温水浸泡6-8小时,捞出后用湿纱布包裹,置于20-25℃环境催芽,每天翻动1-2次,待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若当年采收的种子,可不经催芽直接播种,但发芽率略低。
播种时间与方法
根据海拔和气候分为春播和秋播:高海拔地区(2000m以上)宜秋播(8-9月),土壤冻结前出苗,以幼苗越冬,可减少抽薹率;低海拔地区(1500m以下)宜春播(3-4月),土壤解冻后及时播种,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20-30cm,沟深1-2cm,播种量2-3kg/亩,覆土0.5-1cm,轻压后覆盖稻草或地膜保温保湿。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苗高5cm时间苗,株距5-10cm,保留壮苗去弱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苗期追施稀薄氮肥1-2次(如尿素5kg/亩),促进幼苗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性,常见病虫害有根腐病(多雨季节发生,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防治)。
种子质量鉴别与储存
种子质量鉴别
优质当归种子应具备“三高一低”特征:发芽率高(≥85%)、千粒重高(1.8-2.5g)、纯净度高(≥95%)、含水量低(≤8%),劣质种子则表现为颜色暗淡、颗粒瘪瘦、发芽率低(<60%),甚至带有霉味或虫蛀。
储存方法
当归种子宜低温干燥储存,将种子含水量降至8%以下,用透气麻袋或布袋包装,置于0-5℃、相对湿度60%-70%的冷库中,避免与化肥、农药同放,储存期间定期检查,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储存寿命一般为1-2年,超过2年发芽率显著下降。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播种后不发芽:多为种子陈旧、浸种不足或土壤温度不适,需选用当年新种,控制浸种时间6-8小时,保持土壤温度15-20℃,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
- 幼苗抽薹率高:多因播种过早、幼苗期营养不足或留种母株选择不当,应合理确定播种时间(高海拔地区秋播),苗期增施磷钾肥,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留种时控制水分防止倒伏。
相关问答FAQs
Q1:当归种子发芽需要多长时间?
A:当归种子发芽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适宜温度(15-20℃)和土壤湿润条件下,播种后7-15天开始发芽;若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发芽时间延长至20天以上,甚至不发芽,秋播种子因冬季低温,发芽缓慢,需待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出苗。
Q2:如何判断当归种子是否适合播种?
A:可通过“一看二测三称”综合判断:①看颜色和饱满度,优质种子呈棕褐色有光泽,颗粒饱满无瘪粒、杂质;②测发芽率,取100粒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发芽率≥85%为合格;③称千粒重,优质种子千粒重1.8-2.5g,过轻说明发育不良,不宜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