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材日常食用对眼睛有好处,具体该怎么选和用呢?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目得血而能视”,眼睛的健康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当肝肾阴虚、肝火旺盛或气血不足时,易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问题,中药材通过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疏散风热等作用,可有效缓解眼部不适,是传统护眼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常见护眼中药材及其功效、用法等。

对眼睛有好处的中药材

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是经典的护眼食材,含枸杞多糖、玉米黄质等成分,能滋养视网膜神经,缓解视疲劳,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眼干、视力减退,可单独泡水或与菊花、决明子搭配,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尤其适合肝火旺盛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痒,常与枸杞同用,增强清肝效果,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含决明子素、大黄酚等,能降低眼压,缓解肝火过旺引起的头痛眩晕、目昏涩痛,需打碎后煎煮有效成分更易析出,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滋阴清热、益胃生津,其石斛多糖可促进泪液分泌,改善阴虚火旺导致的口干眼燥、视物模糊,适合长期用眼者,桑叶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含黄酮类、生物碱,能缓解风热感冒或肝阳上亢引起的眼目昏花,可泡水或煮粥,青葙子性微寒,味苦,归肝经,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对肝火炽盛、眼生翳膜、目赤胀痛有较好效果,但需注意用量,过量易伤脾胃,密蒙花性微寒,味甘,归肝、胆经,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适用于肝热目赤、眼多眵泪、视物昏暗,常与菊花、枸杞配伍,谷精草性平,味辛、甘,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对风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模糊有调理作用,尤其适用于儿童目疾。

以下是常见护眼中药材的详细信息:

对眼睛有好处的中药材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枸杞子 性平,味甘,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肝肾阴虚眼干、视力减退 6-12g,泡水或煲汤 外感实热、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菊花 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肝火旺目赤肿痛、眼痒 5-10g,泡茶或煎服 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决明子 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肝火头痛、目赤涩痛、眼压高 9-15g,打碎煎服 脾胃虚寒、便溏者慎用
石斛 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 滋阴清热,益胃生津 阴虚火旺眼干、口燥、视物模糊 6-12g,煎服或泡水 湿温病未化燥者不宜用
桑叶 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风热目赤、肝阳上亢眼花 5-10g,煎服或泡茶 脾胃虚寒者不宜
青葙子 性微寒,味苦,归肝经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肝火炽盛目赤、眼生翳膜 9-15g,煎服 肝肾虚而无湿热者不宜
密蒙花 性微寒,味甘,归肝、胆经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 肝热目赤、眼多眵泪、视物昏暗 3-10g,煎服或泡茶 脾胃虚寒者慎用
谷精草 性平,味辛、甘,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风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模糊 5-9g,煎服 阴虚血亏者不宜

使用护眼中药材时需注意,辨证施治是关键,如肝火旺者宜选菊花、决明子,阴虚者宜选枸杞、石斛;日常可搭配食用,如枸杞菊花茶、桑叶猪肝汤等,但需控制用量,避免过量导致脾胃不适;若出现严重眼疾(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应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中药材调理,护眼还需结合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如胡萝卜、蓝莓)等综合调理。

FAQs
问题1:长期面对电脑导致眼睛干涩、疲劳,适合用哪些中药材泡水喝?
解答:可搭配枸杞10g、菊花5g、决明子10g(打碎),三者合用能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缓解眼干疲劳,若偏阴虚,可加石斛6g滋阴;偏肝火旺,可加桑叶5g清肝热,每日一剂,分2-3次代茶饮,连续饮用1-2周后休息2-3天。

对眼睛有好处的中药材

问题2:儿童能用护眼中药材吗?使用时需注意什么?
解答:儿童使用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用,如儿童假性近视、眼干涩,可少量用枸杞(3-5g)泡水,或桑叶3g煮水,避免使用性味苦寒的药材(如决明子、青葙子),以免损伤脾胃,儿童护眼应以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为主,中药材仅作为辅助调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南方中药材种植网,南方适合种植哪些中药材?种植前景如何?
« 上一篇 09-20
如何通过中草药狗脊的图片识别其形态特征及辨别方法?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