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雪上一支蒿的具体功效与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雪上一支蒿,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或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的干燥块根,是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的特色药用植物,因生长于高海拔雪线附近,且药效迅猛如“一支箭”而得名,其性温,味苦、辛,有大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消肿散结之效,是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牙痛等病症的常用中药,但因毒性剧烈,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与剂量要求,否则易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中药材雪上一支蒿

植物形态与生长环境

雪上一支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80厘米,块根通常1-2个,呈纺锤形或倒圆锥形,长2-6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黑褐色,具细纵纹及须根残基,茎直立,常单一,中上部被反曲短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生叶互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掌状3-5全裂,裂片再2-3深裂或细裂,最终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宽1-3毫米,两面无毛或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具5-15朵花;花梗长2-8厘米,被短柔毛;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蓝紫色或黄色,上萼片盔形,高1.5-2.5厘米,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具爪,距短;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或具2小齿;心皮3-5,密被短柔毛,蓇葖果直立,长1.2-2厘米,被短柔毛,种子多数,倒卵状三棱形,沿棱具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其生长环境多为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砾石坡地或林缘灌丛,耐寒、耐旱,适宜冷凉气候,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砾质土为佳,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及青海南部,多生长于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采收多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一)性味归经

雪上一支蒿性温,味苦、辛,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其性走窜,善于通络止痛,性温而燥,能祛风湿、散寒凝,同时具活血散结之功,但因毒性峻烈,内服需极谨慎。

(二)功效主治

  1. 祛风湿,止痹痛:味辛性温,能散寒除湿,通经络、止痹痛,为治疗风寒湿痹之要药,尤其适用于寒湿偏盛、疼痛剧烈的痹症,如关节冷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等,常配伍威灵仙、独活、川乌等以增强祛风湿、散寒止痛之效。
  2. 活血止痛,消肿散结:味苦性温,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筋伤等症,可研末调敷患处,或配伍乳香、没药、自然铜等以活血疗伤、续筋骨;若治疮疡肿毒、痈疽初起,可单用研末醋调外敷,以解毒消肿。
  3. 祛风止痛,治牙痛:其性走窜,能祛风止痛,对于风冷牙痛、龋齿疼痛等,可取少量块根研末,塞于龋齿洞中,或外敷患处牙龈,以速止痛(注意:仅限外用,不可内服)。

用法用量与炮制方法

(一)用法用量

雪上一支蒿毒性剧烈,临床以外用为主,内服需严格遵医嘱。

中药材雪上一支蒿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泡酒擦涂或煎水洗患处,如治跌打肿痛,可取5-10g研末,用白酒或醋调敷患处,每日1次;治风湿痹痛,可用10-15g泡酒500ml,外擦疼痛部位,每日2-3次。
  • 内服:仅限炮制品,且需严格控制剂量,一般炮制品入丸散,每次0.06-0.1g(约1-2粒米粒大小),每日1次,不可久服,内服时需用甘草、黑豆等先煎或同煎,以降低毒性(即“炮制减毒”)。

(二)炮制方法

为降低毒性,雪上一支蒿多采用以下炮制方法:

  1. 甘草黑豆煮制法:取净雪上一支蒿,用甘草、黑豆煎汤(甘草、黑豆用量为药材的10%-20%),煮至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味为度,取出干燥,甘草能解毒,黑豆可吸附生物碱,协同降低毒性。
  2. 蒸制法:将净雪上一支蒿置蒸笼内,蒸至透心(约4-6小时),取出晒干,蒸制可使乌头碱水解为毒性较低的苯甲酰乌头碱及乌头原碱,降低毒性。
  3. 漂洗法:将雪上一支蒿用清水浸泡3-5天,每日换水1-2次,至口尝微有麻辣感时,取出切片干燥,漂洗可除去部分水溶性毒性成分。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一)化学成分

雪上一支蒿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占总生物碱的70%-90%,其中剧毒成分主要为乌头碱(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等双酯型生物碱,这类生物碱毒性极强(乌头碱LD50约0.2mg/kg,小鼠腹腔注射);此外还含少量单酯型生物碱(如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和醇胺型生物碱(如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毒性较低,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化学成分类型 代表成分 含量范围(%) 毒性等级
双酯型生物碱 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 1-0.5 剧毒(LD50低)
单酯型生物碱 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 05-0.2 低毒
醇胺型生物碱 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 01-0.1 几乎无毒

(二)药理作用

  1. 镇痛作用:双酯型生物碱通过阻断神经突触钠离子通道,抑制神经传导,产生强效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相当于吗啡的10倍以上,但持续时间较短;单酯型和醇胺型生物碱镇痛作用较弱,但毒性低,可延长用药时间。
  2. 抗炎作用:雪上一支蒿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甲醛致关节炎模型有显著抑制作用。
  3. 局部麻醉作用:双酯型生物碱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产生局部麻醉效果,其强度可卡因的5-6倍,但因毒性大,已不作为麻醉药用。
  4. 心血管作用:小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血压短暂升高;大剂量则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甚至心跳骤停,是其主要毒性机制之一。

使用禁忌与不良反应

(一)使用禁忌

  1.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用;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
  2. 配伍禁忌: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等中药同用(“十八反”);不宜与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同服,以免加重毒性。
  3. 用药禁忌:外用时不可大面积长期使用,避免皮肤吸收中毒;内服必须经炮制且严格控制剂量,不可超量、久服。

(二)不良反应与中毒救治

不良反应:外用过量或皮肤破损处使用,可出现局部麻木、红肿、水疱;内服过量(即使炮制品)或误用,可在10分钟-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舌、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心悸,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呼吸困难、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中毒救治:一旦出现中毒症状,需立即停药并送医救治,急救措施包括:① 催吐、洗胃、导泻(中毒早期,可口服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② 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③ 对症治疗:如出现心律失常,用阿托品或利多卡因;呼吸抑制者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④ 中医解毒:可用生甘草、绿豆各30g煎汤频服,或用黄连10g、金银花15g、甘草6g煎服。

中药材雪上一支蒿

现代应用与资源保护

(一)现代应用

  1. 制剂开发:基于雪上一支蒿的强效镇痛作用,现代已开发多种外用制剂,如雪上一支蒿止痛膏、伤痛酊、肿痛气雾剂等,用于治疗风湿痛、关节炎、肌肉拉伤、跌打损伤等,疗效显著,但需严格说明“外用不可内服”。
  2. 复方研究: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活血化瘀药配伍,制成复方制剂,如“雪上一支蒿止痛散”,增强消肿止痛效果,同时通过配伍降低毒性。

(二)资源保护

雪上一支蒿为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及生长环境破坏,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三级),四川、云南等地已开展人工栽培研究,通过种子繁殖、分根繁殖等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合理采收,以保护这一特色药用植物资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雪上一支蒿毒性这么大,为什么还要作为药用?
解答:雪上一支蒿虽毒性剧烈,但其镇痛、抗炎作用显著,尤其对顽固性疼痛(如癌痛、风湿痛)效果优于许多常规药物,且外用通过皮肤吸收可减少全身毒性,局部用药安全性可控,中医认为“以毒攻毒”,其毒性正是其强效药效的基础,但关键在于规范使用:严格炮制减毒、控制剂量(外用为主、内服极量)、明确适应症,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可趋利避害,发挥其治疗价值,现代研究也通过提取分离低毒活性成分(如单酯型生物碱),开发更安全制剂,进一步降低用药风险。

问题2:普通人如何避免误用雪上一支蒿?
解答:避免误用需注意以下几点:① 正确识别:雪上一支蒿块根呈纺锤形,表面黑褐色,断面类白色,有辛辣麻味,切勿与无毒的乌头属植物(如黄花乌头)混淆;② 正规渠道购买:需从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购买,确保为炮制品,并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外用不可内服”;③ 严格外用:外用时避免皮肤破损,不可大面积涂抹(一般不超过10cm×10cm),使用后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立即停用并清洗;④ 禁止内服:切勿自行内服,即使炮制品也需医师辨证后使用,且剂量不超过0.1g;⑤ 妥善保管:存放于儿童及宠物无法接触的地方,避免误食,若误用后出现口舌麻木、恶心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史。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国家规定毒性中药材具体有哪些?使用时需遵守哪些规范?
« 上一篇 09-20
清热中草药中甘味者有哪些?功效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