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其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是临床常用的解表药与温里药,兼具发散风寒、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等多重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历代医家对其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下从功效作用、配伍应用、使用注意等方面详细阐述。
桂枝的核心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寒,调和营卫
桂枝辛温发散,能温通卫阳,透达营分,通过“发汗解肌”解除在表之风寒邪气,同时调和营卫(营指营气,主内守;卫指卫气,主外卫),适用于风寒感冒或营卫不和导致的恶风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塞流涕等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制“桂枝汤”,以桂枝配伍白芍、生姜、大枣、甘草,成为调和营卫的经典方剂,尤其适用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之表虚证——患者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桂枝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助卫阳以固表,与白芍酸收之性相合,发中有收,使营卫调和,汗出不致过耗,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等属风寒表虚或营卫不和者,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患者。
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桂枝辛行温通,能“温经通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寒凝血滞之病理产物,故善治寒凝血滞导致的各类疼痛,其性走而不守,可上行肩臂,中走心胸,下行肢末,广泛应用于肢体关节冷痛、痛经、经闭、癥瘕腹痛、胸痹心痛等症,治疗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常配伍附子、细辛、羌活,如《金匮要略》之“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配附子温阳散寒,细辛搜剔寒邪,共奏温经散寒、祛除痹痛之效;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调经,吴茱萸暖肝散寒,共奏温经养血、散寒止痛之功,桂枝还可用于胸阳不振导致的心脉瘀阻,如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常配伍瓜蒌、薤白、丹参,以温通心阳、活血化瘀。
助阳化气,利水消肿
桂枝能“温助阳气,蒸化水气”,通过温振脾肺之阳,促进气化功能,使水湿得以运化、输布,从而消除痰饮、水肿等病理产物,适用于阳气不足、气化不利导致的痰饮内停(如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眩晕心悸)、水肿(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痰饮咳嗽(痰白清稀、量多)等症,经典方剂如“苓桂术甘汤”,以桂枝配茯苓、白术、甘草,其中桂枝温阳化饮,茯苓健脾利水,白术燥湿健脾,甘草和中,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之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五苓散”中桂枝配伍泽泻、猪苓、白术、茯苓,不仅助膀胱气化以利水,更能发散表邪,治疗外有表证、内停水湿之“太阳蓄水证”(小便不利、烦渴、微热消渴),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梅尼埃病等属阳虚水停者。
平冲降逆,温通心阳
桂枝能“温通心阳,平降冲气”,适用于心阳虚弱导致的心悸、胸闷、气短,或“奔豚气”(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惊悸不安)等症。“奔豚”多由下焦寒气上逆或心阳不足,寒气乘虚上冲所致,张仲景创“桂枝加桂汤”,重用桂枝配伍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以温通心阳、平降冲逆,主治“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对于心阳虚衰之心悸(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常配伍甘草、人参、附子,如“桂枝甘草汤”,以温通心阳、补益心气,单用桂枝与甘草,辛甘合化,温振心阳,为温通心阳之基础方剂。
桂枝的配伍应用(表格)
配伍药材 | 配伍意义 | 主治病症 | 经典方剂举例 |
---|---|---|---|
白芍 | 桂枝辛散,白芍酸收,调和营卫 | 风寒表虚有汗、营卫不和 | 桂枝汤 |
附子 | 桂枝温通经脉,附子温阳散寒 | 阳虚寒痹、四肢厥冷、脉沉微 | 桂枝附子汤 |
茯苓 | 桂枝助阳化气,茯苓健脾利水 | 痰饮内停、心下逆满、水肿 | 苓桂术甘汤 |
当归、川芎 | 桂枝温经通脉,当归、川芎活血调经 | 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产后腹痛 | 温经汤 |
瓜蒌、薤白 | 桂枝温通心阳,瓜蒌、薤白化痰宽胸 | 胸阳不振之胸痹心痛、胸闷 | 栝楼薤白桂枝汤 |
甘草 | 桂枝辛甘化阳,甘草和中缓急 | 心阳虚之心悸、脉结代 | 桂枝甘草汤 |
桂枝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桂枝含挥发油(主要为桂皮醛),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影响疗效。
使用注意:桂枝性温,热病伤津、阴虚火旺(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血热妄行(如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者忌用,孕妇慎用(桂枝有通血脉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实热证、表实证无汗者不宜单独使用(如风寒表实证需配麻黄)。
相关问答FAQs
Q1:桂枝和肉桂都是桂树的部位,二者功效有何区别?
A:桂枝与肉桂同出一源,但部位、性效侧重不同:桂枝为肉桂的干燥嫩枝,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偏于“走表”,长于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通经脉,适用于风寒感冒、营卫不和、寒凝血滞之疼痛;肉桂为肉桂树的干燥树皮,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偏于“走里”,长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血脉,适用于肾阳虚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命门火衰(阳痿宫冷)、寒湿痹痛、脘腹冷痛等重症,简单说,桂枝“解表通脉”,肉桂“补火助阳”,临床需根据病情选择。
Q2:桂枝适合长期服用吗?哪些人不适合用桂枝?
A:桂枝不宜长期服用,其性辛温温燥,长期服用易耗伤阴血,导致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等阴虚症状,尤其对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长期使用可能加重病情,以下人群禁用或慎用:① 热病伤津者(如发热口渴、舌红少苔、无汗);② 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耳鸣);③ 血热妄行者(如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衄血);④ 孕妇(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桂枝通血脉可能诱发宫缩);⑤ 实热证、表实证无汗者(如高热、头痛无汗、脉浮紧,需配麻黄等辛温解表药,单用桂枝可能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