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搬倒挣,又名半边莲、腹水草、水仙花草等,是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尤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的田埂、沟溪边、潮湿草地等处,其名“搬倒挣”,多源于地方俗语,既指植株茎细弱匍匐、遇风雨易“倒伏”又能“挣”起生长的形态特征,亦暗喻其“利水消肿、解毒疗疮”之功,能助患者挣脱水肿、痈肿等病痛困扰,作为传统中药,搬倒挣性味辛平,归肺、小肠、膀胱经,具有显著的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效,历代医籍多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多方面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广泛。
植物学特征与资源分布
搬倒挣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多,长可达15-30厘米,下部圆柱形,上部略带四棱,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5-14毫米,宽3-8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疏钝齿或波状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明显,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长1.5-3厘米;花萼筒钟状,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2-3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粉红色,基部筒形,先端5裂,裂片平展,呈倒卵状长圆形,长约4-5毫米,雄蕊5枚,花药管曲膝状,雌蕊1枚,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卵形,长约5-7毫米,成熟时顶端2瓣裂,种子多数,细小,棕褐色,卵形。
搬倒挣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常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田边、沟渠、河岸、沼泽地等潮湿处,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资源丰富,易于采收,夏季植株开花时采收,拔取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搬倒挣性辛,平;归肺、小肠、膀胱经,其核心功效为“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临床应用历史悠久。
利尿消肿
搬倒挣味辛能散,性平利湿,善通利水道,促进水液代谢,为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的常用药,无论是风水相搏、湿热蕴结所致的面目浮肿、四肢水肿,还是脾虚失运、水湿内停的腹水、臌胀,均可配伍使用,如《本草纲目》记载:“半边莲,治蛇伤,捣汁饮,以滓围之,又治寒齁气喘,及疟疾寒热,同生姜、橘皮煎服。”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等,尤其对湿热型水肿效果显著。
清热解毒
搬倒挣苦降泄热,辛行散结,既能清解热毒,又能消散痈肿,为治疗热毒疮痈、蛇虫咬伤的要药,对于疔疮肿毒、乳痈、肠痈、咽喉肿痛等,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内服外用;对于毒蛇、蜈蚣等咬伤,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常与重楼、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同用,内服并外敷患处,可缓解中毒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其对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也有一定疗效,常配伍葫芦茶、田基黄等使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举例
搬倒挣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病症配伍相应药物,以增强疗效。
水肿、腹水
- 湿热蕴结型水肿:症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短赤、身热烦渴,常与茯苓、泽泻、车前子、白术等配伍,如《中药临床应用》中的“半边莲汤”,以清热利湿、消肿。
- 肝硬化腹水:症见腹部胀大、皮色苍黄、小便短少,常配伍牵牛子、甘遂、大腹皮等攻水逐饮药,但需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损伤正气。
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 疔疮肿毒:鲜搬倒挣50g,捣烂如泥,加少许食盐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毒蛇咬伤:搬倒挣30g,七叶一枝花15g,白花蛇舌草20g,水煎服,药渣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每日2次,可清热解毒、解毒排毒。
湿热黄疸、淋证
- 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常配茵陈、栀子、大黄等,如“茵陈蒿汤”加减,以清热利湿、退黄。
- 热淋涩痛:症见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常与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等配伍,以清热通淋、利尿止痛。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干品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饮。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漱口。
使用注意
- 虚证水肿忌用:搬倒挣利水作用较强,脾肾阳虚、水肿日久、正气亏虚者慎用,以免耗伤正气,可配伍健脾益气温阳药如黄芪、白术、附子等同用。
- 孕妇慎用:其利水作用可能增加子宫收缩风险,孕妇应避免使用。
- 不宜过量久服: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建议中病即止,症状缓解后停药或减量。
- 过敏体质者慎用:部分人群外用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患处。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搬倒挣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生物碱(如半边莲碱、山梗菜碱、去氢半边莲碱等)、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有机酸及挥发油等,具有多方面药理活性:
- 利尿作用:搬倒挣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产生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强度与氢氯噻嗪相近,但副作用较小。
- 抗炎作用:搬倒挣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肿胀、渗出)有显著抑制作用。
- 抗肿瘤作用:半边莲碱、黄酮类成分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常作为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搬倒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一定抑制效果。
- 保肝作用:其提取物能减轻肝损伤,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对化学性肝损伤(如四氯化碳、酒精所致)有保护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肝炎、肝硬化。
搬倒挣核心信息表
项目 | |
---|---|
别名 | 半边莲、腹水草、水仙花草、细米草、瓜仁草 |
来源 |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 |
性味归经 | 辛,平;归肺、小肠、膀胱经 |
功效 | 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
主治 | 水肿、腹水、痈肿疔疮、蛇虫咬伤、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淋证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干品15-30g,鲜品30-60g;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
使用注意 | 虚证水肿忌用,孕妇慎用,不宜过量久服,过敏体质者慎用 |
主要化学成分 | 生物碱(半边莲碱、山梗菜碱等)、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有机酸等 |
现代药理作用 | 利尿、抗炎、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增强免疫等 |
相关问答FAQs
Q1:搬倒挣与半边莲是同一种药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A1:搬倒挣是半边莲的地方俗名,两者为同一种植物,即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在《中国药典》及历代本草中,正名为“半边莲”,而“搬倒挣”主要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等)作为民间俗称使用,因植物形态或功效而得名,两者来源、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完全一致,可同等使用。
Q2:搬倒挣有毒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2:搬倒挣在常规剂量内使用安全性较高,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其全草含生物碱(如半边莲碱),大剂量服用(如超过60g/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停药后可缓解,使用时需注意:①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②脾肾阳虚、水肿日久者及孕妇禁用;③外用时需观察皮肤反应,过敏者立即停用;④若与西药利尿剂、降压药联用,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