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甘肃省省会,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黄河穿城而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兰州不仅是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其境内及周边山区也广泛分布着多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形成了“天然药库”般的资源优势,据《甘肃中药材资源志》及最新普查数据显示,兰州境内已知中草药资源达12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约300种,道地药材和特色品种众多,在全国中药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兰州中草药资源的地理与气候基础
兰州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部,海拔在1500米至3000米之间,地形多样,既有山地、丘陵,也有河谷、盆地,这种复杂的地形为不同生态习性的中草药提供了生长空间,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在夏季,干燥少雨,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充分,药效显著,兴隆山、马衔山等自然保护区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成为耐寒中药材的理想生长地;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则适合甘草、麻黄等旱生药用植物生长,黄河及其支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沿岸冲积土肥沃,利于当归、黄芪等根茎类药材栽培。
兰州中草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兰州中草药资源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药占比超过95%,是资源主体,根据药用部位和功效,可进一步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花类、叶类、皮类、树脂类等,各类药材在兰州不同区域呈集中分布。
根及根茎类药材
这是兰州中草药中资源最丰富、药用价值最高的一类,代表性品种有黄芪、当归、党参、柴胡、甘草、秦艽等,黄芪主产于榆中、皋兰等地,根条粗壮、粉性足,被誉为“黄芪甲苷含量之冠”;当归虽以岷县最为著名,但兰州周边的渭源、临洮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是“岷归”的重要产区;柴胡分布于永登、红古等山地,野生资源丰富,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甘草则多见于北部干旱沙区,根长而甜,是止咳祛痰的常用药。
果实种子类药材
此类药材以枸杞、连翘、五味子、牛蒡子等为代表,兰州安宁区的“安宁堡”枸杞因光照充足、果实饱满而久负盛名,既是滋补佳品,也可入药;连翘多生长在山区林缘,果实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五味子主要分布在马衔山等高海拔地区,果实酸甜,能收敛固涩。
全草类药材
如麻黄、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等,麻黄是兰州北部干旱区的特色药材,草质茎能发汗解表、平喘利尿;蒲公英广泛分布于田野、路旁,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金银花则多见于庭院和山区,花蕾可清热解毒。
花类与叶类药材
花类以红花、款冬花、菊花为主,其中永登的“苦水玫瑰”虽以观赏为主,但其花也可理气解郁;款冬花生长在湿润的山谷,能润肺止咳,叶类药材如侧柏叶、桑叶等,侧柏叶分布于山地,能凉血止血;桑叶在兰州郊区广泛种植,能疏散风热。
动物与矿物药
动物药资源相对较少,但包括鹿茸(人工养殖)、全蝎、土鳖虫等,其中全蝎多生于山地石缝,息风止痉;矿物药则以石膏、芒硝为主,石膏产于兰州红古区的沉积岩层,能清热泻火。
兰州中草药资源的特色与优势
兰州中草药资源具有“道地性、多样性、高品质”三大特色,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兰州出产的黄芪、当归、甘草等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如黄芪甲苷、当归挥发油等指标优于其他产区,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兰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区,藏药、蒙药等民族药材资源丰富,如独一味、红景天等高原特色药材,在民族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兰州还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黄河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辐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兰州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近年来,兰州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已建成榆中黄芪、皋兰百合等规范化种植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兰州高校和科研院所(如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积极开展中草药研究,在育种、栽培、炮制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随着市场需求增长,部分野生中草药资源面临过度采挖风险,为此,兰州加强了对兴隆山、马衔山等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建立种质资源库,推广人工种植技术,实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兰州主要中草药种类及分布区域表
中草药名称 | 药用部位 | 主要功效 | 主要分布区域 |
---|---|---|---|
黄芪 | 根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 榆中、皋兰、永登 |
当归 | 根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渭源、临洮、七里河 |
甘草 | 根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 永登、红古、皋兰北部 |
柴胡 | 根 | 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 永登、榆中山区 |
枸杞 | 果实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安宁、西固 |
麻黄 | 草质茎 | 发汗解表、平喘利尿 | 永登、红古干旱区 |
独一味 | 全草 |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 马衔山、兴隆山(藏药) |
百合 | 鳞茎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七里河、安宁 |
相关问答FAQs
Q1:兰州的中草药资源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
A1:兰州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其中草药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资源总量看,兰州境内已知中草药达1200余种,常用品种约300种,其中黄芪、当归、甘草等道地药材因品质优良,在全国享有“西北药乡”的美誉,从产业地位看,兰州黄河中药材市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年交易量占西北地区的30%以上,是连接西北产区与全国市场的枢纽,同时兰州在中药材深加工、民族药研发等领域也具有较强实力,因此在全国中药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Q2:兰州中草药开发利用中面临哪些挑战?
A2:兰州中草药开发利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野生资源过度采挖,如秦艽、羌活等高原药材因市场需求大,野生资源量逐年减少,亟需加强保护;二是人工种植技术有待提升,部分药材种植存在品种退化、农药残留等问题,需推广标准化种植;三是产业链条不完善,以原料销售为主,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知名品牌;四是气候变化影响,干旱、低温等极端天气频发,对药材产量和品质造成威胁,未来需通过资源保护、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举措,推动兰州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