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草药母猪藤,学名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别名为五叶藤、五爪金龙、绞股蓝等,为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贵州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民间草药,在贵州黔东南、黔南、遵义等地的山地、丘陵、灌丛、路旁及沟边均有广泛分布,因其植株形态似母猪攀爬生长而得名,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应用实践。
植物学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
母猪藤为攀援藤本,茎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卷须与叶对生,分枝性强,长可达2-3米,掌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5枚(偶有3-7枚),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表面深绿色,疏生短柔毛,背面淡绿色,沿脉被毛;叶柄长2-5厘米,被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梗长2-8厘米,具短柔毛;花小,黄绿色,花瓣4枚,卵圆形,雄蕊4枚,与花瓣对生;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约6-8毫米,有2-4颗种子。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富含有机质,为母猪藤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其常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灌丛、林缘、路边及田埂边,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耐旱、耐贫瘠,适应性较强,在贵州大部分地区均可自然生长,资源储量丰富。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母猪藤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有机酸、甾体、三萜、多糖及挥发油等,具体成分及药理作用如下表所示:
化学成分类别 | 主要代表性成分 | 主要药理作用 |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 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 |
有机酸类 | 没食子酸、咖啡酸、绿原酸 | 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 |
甾体与三萜类 | β-谷甾醇、乌蔹莓皂苷 | 抗肿瘤、抗炎、降血脂、促进伤口愈合 |
多糖类 | 乌蔹莓多糖 | 增强免疫力、抗肿瘤、调节血糖 |
挥发油类 | 柠檬烯、芳樟醇、桉油精 | 抗菌、抗病毒、祛痰、平喘 |
在药理作用方面,母猪藤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活性,其黄酮类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急性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机酸类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可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复制,现代研究还发现,母猪藤提取物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降低ALT、AST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化学性肝损伤。
传统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中,母猪藤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酸,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止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热毒病症
母猪藤性寒,善于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壅盛所致咽喉肿痛、痈肿疮疡、乳痈、丹毒等症的常用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煎服,可增强清热解毒之效,贵州苗族民间用母猪藤30g,配伍板蓝根15g、射干10g,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疗效显著。
跌打损伤与瘀血肿痛
其活血散瘀之功,可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瘀血肿痛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可取鲜母猪藤叶捣烂外敷患处,或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内服,促进瘀血消散、肿痛消退,临床报道,用母猪藤提取物制成的酊剂外擦,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水肿与小便不利
母猪藤能利尿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证等,常配伍车前子、泽泻、茯苓等煎服,如《贵州草药》记载:“母猪藤、车前草各30g,水煎服,治水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提取物可增加尿钠、尿钾排泄,具有温和的利尿作用,对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有一定缓解效果。
其他应用
母猪藤还用于治疗痢疾、肠炎、蛇虫咬伤、外伤出血等,用鲜叶捣烂外敷,可治毒蛇咬伤;研末撒于患处,可治外伤出血,在贵州部分地区,还将母猪藤作为夏季清热解暑的凉茶原料,单用或配伍薄荷、菊花等煎服,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至60g);或浸酒、研末。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因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性寒易伤脾胃);体质虚弱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用量控制:内服不宜过量,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 配伍禁忌:不宜与寒性过强的药物(如黄连、黄柏等)长期大量同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 现代应用提示:作为中草药,母猪藤的使用需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病症配伍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相关问答FAQs
Q1:母猪藤与乌蔹莓是同一种植物吗?二者有何区别?
A:母猪藤是乌蔹莓的俗称,二者为同一种植物,学名均为Cayratia japonica,在植物分类学上,乌蔹莓是正式学名,而“母猪藤”因其茎蔓攀援生长、掌状复叶形似母猪爪子而得名,是民间常用的别名,根据地方差异,母猪藤还被称为“五叶藤”“五爪金龙”“绞股蓝”等,但需注意“绞股蓝”为另一植物(Gynostemma pentaphyllum)的别名,二者科属不同,功效也有差异,不可混淆。
Q2:孕妇可以使用母猪藤吗?为什么?
A:孕妇一般不建议使用母猪藤,母猪藤性寒,且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孕妇服用后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其寒凉之性还可能损伤胎儿阳气,影响正常发育,若孕妇出现不适症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母猪藤或其他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