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槐花图片大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作为传统中草药,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性微寒,味苦,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效,常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症,槐花不仅药用价值突出,亦具观赏与食用价值,春季开花时,满树洁白或淡黄,花香淡雅,部分地区还将其作为食材制成槐花饭、槐花糕等,要准确识别槐花及其药用部位,需结合形态特征、品种差异及生长阶段,以下从多维度介绍槐花的图片识别要点,并附常见品种对比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草药槐花。

中草药槐花图片大全

槐花的药用价值与性味归经

槐花作为常用止血药,其核心成分包括芦丁(芸香苷)、槲皮素、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以及鞣质、皂苷、维生素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槐花具有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出血性疾病等,中医理论中,槐花“苦寒沉降,入肝与大肠血分”,既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如便血、崩漏),又能清肝泻火,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单用,用量过大易致腹泻,孕妇慎用。

槐花的形态特征与图片识别核心

槐花为蝶形花冠植物,其形态因生长阶段(花蕾与开放花)及品种略有差异,图片识别需重点关注以下特征:

花蕾(药用“槐米”)

花蕾呈卵球形或椭圆形,长3-5mm,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密被短柔毛,顶端具稍弯的喙状花萼(5齿裂),花蕾期(通常在夏季花开放前7-10天)采收的槐米,因芦丁含量高,被视为优质药材,图片中可见其紧实饱满、密被细毛的形态特征,区别于开放后松散的花朵。

开放花朵

完全开放的槐花为蝶形花冠,直径约1.5cm,具短花梗(长1-2cm);花瓣5片,分离,排列成蝶形:上方1片最大,称“旗瓣”,阔心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细长的连接部分),颜色多为黄白色或淡黄色,部分品种边缘略带紫色;两侧各1片“翼瓣”,长圆形,较小,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内弯;雄蕊10枚,二体(9枚合生,1枚单独),花丝细长,花药黄色;雌蕊1枚,子房圆柱形,花柱内弯,柱头头状,图片中需注意花瓣的“蝶形”结构、旗瓣的心形基部及爪部,以及雄蕊的二体排列,这是区别于其他蝶形花科植物(如紫花苜蓿、黄芪)的关键。

中草药槐花图片大全

花序

槐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25cm,下垂,花密集排列;花序轴密被毛,苞片小,钻形,早落,图片中可见花序呈“串珠状”下垂,花多而密集,花序轴具短柔毛,区别于单生或簇生的花型。

叶与枝(辅助识别)

槐花为羽状复叶,小叶7-15枚,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2.5-6cm,宽1.2-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下面灰白色,密短柔毛,图片中若包含叶片,可通过“羽状复叶+小叶密毛”辅助确认;枝条灰褐色,幼枝被毛,老枝皮孔明显。

槐花常见品种及图片特征对比

槐属植物中,与槐花形态相近的品种有洋槐(刺槐)、毛刺槐等,但仅国槐(Sophora japonica)的干燥花及花蕾为正品药用槐花,其他品种虽可观赏,但药用价值较低或有毒性,需严格区分,以下为常见品种图片特征对比表:

品种 拉丁名 形态特征 图片特征要点 药用价值
国槐(药用槐) Sophora japonica L. 花黄白色或淡黄色,花期7-8月;花蕾卵球形,密被毛;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 花色偏黄白,花序下垂,花瓣爪部明显,雄蕊二体,叶背密毛 正品,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效
洋槐(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花白色,有香气,花期4-5月;花较大(直径2cm),旗瓣近圆形,翼瓣与龙骨瓣等长 花色纯白,花序下垂但花较稀疏,花瓣无爪,花萼钟状浅裂,叶背无毛或微有毛 非药用,花含洋槐苷,过量可能中毒
毛刺槐 Sophora davidii 花紫红色或粉红色,花期6-7月;枝条具皮刺,花萼密被毛,花瓣较小 花色紫红,枝有刺,花序短小,花色鲜艳(区别于国槐的黄白色) 少药用,多作观赏

槐花图片鉴别实操要点

通过图片识别槐花时,需结合“花色、花瓣结构、花蕾特征、花序形态及叶背毛被”综合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中草药槐花图片大全

  1. 看花色:药用槐花(国槐)多为黄白色或淡黄色,部分边缘略带紫色;洋槐花为纯白色,毛刺槐为紫红色,花色是初步区分品种的关键。
  2. 辨花瓣:药用槐花花瓣具明显“爪”(旗瓣基部细长连接部分),呈蝶形排列,雄蕊为“9+1”二体;洋槐花花瓣无爪,旗瓣近圆形,雄蕊单体(10枚分离)。
  3. 查花蕾:药用槐花花蕾(槐米)卵球形,密被短柔毛,顶端有喙状花萼;洋槐花花蕾扁圆形,毛较少,花萼钟状浅裂。
  4. 观花序与叶:药用槐花花序下垂,花密集,叶背密被灰白色短毛;洋槐花花序较稀疏,叶背无毛或近无毛。

槐花的采收与炮制图片参考

槐花的药用部位因采收阶段不同分为“槐米”(花蕾)、“槐花”(初开放花)及“槐花炭”(炒炭品),图片识别需注意其炮制特征:

  • 槐米:花蕾期采收,呈卵球形,黄绿色,表面密被毛(图片中可见其紧实、未展开的状态)。
  • 槐花:初开放时采收,花瓣展开,黄白色,花梗较短(图片中可见花朵呈碟形,花序下垂)。
  • 槐花炭:取净槐花,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图片中可见花卷曲,表面有焦斑,颜色加深)。

槐花使用注意事项

  1. 品种鉴别:避免误用洋槐花(刺槐),其虽与国槐形态相似,但含洋槐苷,过量食用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
  2. 用量控制:内服煎汤,常用量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撒,过量易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
  3.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者慎用;孕妇及月经期女性不宜使用(因槐花性寒,可能加重虚寒或影响气血)。

相关问答FAQs

Q1:槐花和洋槐花如何通过图片区分?
A1:可通过花色、花瓣结构、花蕾特征及叶背毛被区分:①花色:槐花(国槐)为黄白色或淡黄色,洋槐花(刺槐)为纯白色;②花瓣:槐花花瓣具明显“爪”(旗瓣基部细长),雄蕊为“9+1”二体,洋槐花花瓣无爪,雄蕊单体(10枚分离);③花蕾:槐花花蕾卵球形密被毛,洋槐花花蕾扁圆形毛少;④叶背:槐叶叶背密被灰白色短毛,洋槐叶叶背无毛或近无毛,图片中若花瓣无爪、花色纯白且叶背无毛,则多为洋槐花,非药用品种。

Q2:槐花图片中如何判断是否为药用槐花(国槐)?
A2:判断图片中的槐花是否为药用国槐,需结合以下核心特征:①花色:黄白色或淡黄色,边缘略带紫色(非纯白或紫红);②花瓣结构:蝶形花冠,旗瓣阔心形且具明显爪部,雄蕊10枚呈二体(9枚合生+1枚单独);③花蕾:若含花蕾,应为卵球形,密被短柔毛,顶端有喙状花萼;④叶背:小叶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毛(区别于洋槐叶的光滑叶背);⑤花序:总状花序下垂,花密集排列,花期在7-8月(洋槐花花期4-5月),可进一步辅助确认。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多年生药材种植
« 上一篇 09-21
陈士林 中草药 图谱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