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作为芸香科植物橙的果实,不仅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其不同部位在传统中医药中亦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从果皮到果络、种子甚至未成熟果实,橙子的各个部分均可入药,兼具理气健脾、化痰止咳、通络止痛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以下从不同药用部位出发,详细阐述橙子可制作的药材及其应用。
橙子皮:陈皮与青皮的药用价值
橙子皮是橙子最具药用价值的部位之一,根据采收时间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陈皮(成熟果皮)和青皮(未成熟果皮),二者性味与功效有所差异。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要药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但临床常以橙皮(或称广陈皮)替代,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 传统应用:陈皮在中医典籍中记载颇丰,《本草纲目》言其“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是调理脾胃气滞的核心药材,若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可配伍苍术、厚朴以健脾燥湿;若痰湿阻肺引发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则常与半夏、茯苓配伍,如二陈汤;若脾胃虚寒导致的呕吐泄泻,可加生姜、红枣同煎,温中散寒。
- 现代研究:陈皮挥发油(如柠檬烯)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黄酮类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减轻呼吸道黏膜炎症;其含有的果胶成分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现代制剂中,陈皮常用于开发健胃消食片、止咳糖浆等中成药。
- 炮制与使用:陈皮需阴干或晒干存放三年以上(称“陈皮”),挥发油含量降低,药性更温和,日常可取3-5克陈皮泡水代茶饮,或炖汤时加入(如陈皮瘦肉汤、陈皮鸭),既能调味又能健脾。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青皮为未成熟橙或橘的幼果或果皮,性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药力较陈皮峻猛,擅长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 传统应用:肝气郁结导致的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可配伍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食积气滞导致的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常与山楂、麦芽、莱菔子同用,增强消食导滞之力;若疝气疼痛,可与小茴香、荔枝核配伍,行气止痛。
- 现代研究:青皮挥发油含柠檬烯、对伞花烃等,可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肝区胀痛;其黄酮类成分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改善腹痛;青皮还具有抗肿瘤、抗肝纤维化的潜力,研究表明青皮提取物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注意事项:青皮行气力强,气虚者(如乏力、自汗)慎用;孕妇忌用,以免动胎气。
橙子络:通络化痰,止咳平喘
橙子络(又称“橙丝”“橘络”)是橙子果皮内层的筋络,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
- 传统应用:橙子络常用于治疗痰滞经络导致的咳嗽胸痛、肢体麻木,若痰热阻肺引发的咳嗽痰稠、胸胁胀痛,可配伍瓜蒌、贝母清热化痰;若气血不畅导致的经络痹痛,可与当归、川芎配伍,活血通络,民间常用橙子络煮水,加入冰糖,缓解老年人久咳气喘、胸闷不适。
- 现代研究:橙子络富含膳食纤维(如果胶、纤维素),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其含有的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橙子络中的多糖类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
- 使用方法:日常食用橙子时,可将橙络一起吃掉,或取10-15克橙子络煮水饮用,适合痰多、胸闷人群。
橙子核:理气止痛,散结消肿
橙子核为橙子的种子,性味苦,温,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
- 传统应用:橙子核常用于治疗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腰痛等,若寒疝导致的少腹冷痛、睾丸坠胀,可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温经散寒;若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肿疼痛,可研末外敷,或配伍当归、红花内服活血化瘀。《本草汇言》记载橙子核“治久溃疮疡、脓毒不收”,可研末撒于患处,促进伤口愈合。
- 现代研究:橙子核含有的柠檬烯、橙皮苷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橙子核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活性,可加速组织修复。
- 使用方法:取橙子核10-15克,炒制后打碎煎服,或研末装胶囊(每次1-2克,每日2次);外用时取适量粉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注意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
未成熟橙子:青皮与橙幼果的药用价值
未成熟的橙子(青果)及其果皮在传统医药中亦被用作药材,性味酸、苦,微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醒酒的功效。
- 传统应用:若饮食积滞导致的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可取青果10-15克,煎水或研末冲服;若饮酒过多导致的头痛、恶心,可嚼服青果或煮水饮用,解酒醒脾,青果外用可治疗痈肿疮毒,捣烂外敷患处。
- 现代研究:未成熟橙子富含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强食欲;维生素C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能保护肝脏,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
橙子活性成分的现代制剂与应用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橙子中的活性成分被提取并制成多种药物和保健品,进一步拓展了其药用价值。
活性成分 | 主要来源 | 药理作用 | 常见应用形式 |
---|---|---|---|
橙皮苷 | 果皮、果络 | 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 | 橙皮苷片(用于高血压辅助治疗)、保健品 |
柠檬烯 | 挥发油 | 促进胃肠蠕动、抗菌 | 肠胃动力药、芳香疗法精油 |
果胶 | 果肉、果皮 | 降胆固醇、调节肠道菌群 | 膳食纤维补充剂、肠道调节剂 |
维生素C | 果肉 | 增强免疫力、抗氧化 | 维C泡腾片、复合维生素制剂 |
橙子作为药材的注意事项
- 辨证使用:陈皮性温,适用于脾胃虚寒、痰湿体质者;阴虚燥咳(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者慎用;青皮行气力强,气虚者忌用。
- 适量为宜:橙子核、青皮等药材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耗气伤阴;日常食用橙子每天1-2个即可,过量可能导致“上火”(口干、便秘)。
- 药物相互作用:陈皮可能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如抗生素),服用西药时建议间隔1-2小时;橙子络富含膳食纤维,与矿物质补充剂同服可能降低吸收率。
相关问答FAQs
Q1:新鲜橙子皮可以直接晒干当陈皮用吗?
A:不建议直接使用新鲜橙皮,新鲜橙皮挥发油含量高,刺激性较强,易刺激胃肠道,且未经陈化,燥湿化痰功效较弱,正确做法是将橙皮阴干或晒干后,密封保存3年以上(称“陈皮”),此时挥发油部分挥发,药性更温和,功效更佳,若需应急,可将新鲜橙皮用盐水浸泡30分钟,去除部分刺激性成分,再晒干使用,但效果仍逊于陈年陈皮。
Q2:橙子核能随便吃吗?需要怎么处理?
A:橙子核不宜直接生吃或大量食用,其性苦温,过量可能导致口干、便秘等,药用时需先炒制(炒至微黄),打碎后煎服或研末,以降低刺激性、增强药效,橙子核有活血作用,孕妇、月经期女性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儿童用量需减半(每次3-5克),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