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水栀子花能成为中草药?其具体独特功效与正确用法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水栀子花,即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花朵,又名栀子花、黄栀子花,是传统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除花朵外,栀子的果实(栀子)、根(栀子根)、叶(栀子叶)均可入药,全株皆具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在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中广泛,本文将从不同药用部位出发,详细介绍水栀子花及其相关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并辅以表格归纳,最后附相关问答。

水栀子花中草药大全

水栀子花(花朵)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平喘,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鼻衄(鼻出血)、热病心烦、疮疡肿毒等症。
临床应用

  • 肺热咳嗽:治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所致咳嗽、痰黄黏稠,常与桑白皮、黄芩、浙贝母配伍,如《证治准绳》中的清气化痰丸加减。
  • 咽喉肿痛:治肺胃热毒上攻之咽喉红肿、疼痛,可单用煎汤含漱,或配伍桔梗、甘草、金银花,以增强清热解毒利咽之效。
  • 热病心烦:治温病热入营血,高热烦躁、夜寐不安,可配伍淡豆豉、连翘、竹叶,仿“栀子豉汤”之意,清心除烦。
  • 疮疡肿毒:治热毒蕴结所致皮肤红肿、痈疮疖肿,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煎汤内服并外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可用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栀子果实(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临床应用

  • 热病心烦:为治热病心烦要药,若伤寒误用下剂后,心中烦热、卧起不安,常与淡豆豉配伍,即经典方“栀子豉汤”;若兼有黄疸,则配茵陈、大黄,如茵陈蒿汤。
  • 湿热黄疸:治湿热黄疸,身黄、目黄、小便黄短,常配茵陈、黄柏、大黄,以清热利湿退黄;若治寒湿黄疸,则配干姜、附子,如栀子柏皮汤加减。
  • 血热出血: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可配白茅根、侧柏叶、小蓟,以凉血止血;若治血淋,则配车前子、滑石、木通,清热通淋。
  • 目赤肿痛: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可配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清肝明目;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
  • 跌打损伤: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研末用黄酒或蛋清调敷,或配乳香、没药、自然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炭入血分而止血,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忌用;孕妇慎用(因其苦寒易伤胎气)。

栀子根(栀子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肺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痢疾、跌打损伤、血崩、外伤出血等症。
临床应用

水栀子花中草药大全

  • 黄疸型肝炎: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车前草、虎杖,以增强清热利退黄之效。
  • 热毒痢疾: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可配黄连、木香、槟榔,清热解毒、行气导滞。
  • 跌打损伤:治跌打损伤瘀肿、骨折,可配当归、红花、骨碎补,活血化瘀、接骨续筋;鲜根捣烂外敷,可消肿止痛。
  • 血崩、外伤出血:治血热崩漏,可配地榆、棕榈炭、茜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鲜根捣烂外敷或研末撒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

栀子叶(栀子叶)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症。
临床应用

  • 肺热咳嗽:治肺热咳嗽、痰黄,可配枇杷叶、前胡、瓜蒌皮,以清肺化痰止咳。
  • 咽喉肿痛:治咽喉肿痛,鲜叶捣汁含漱,或配伍薄荷、牛蒡子、金银花,煎汤内服。
  • 外伤肿痛: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疡,鲜叶捣烂外敷,或配伍芒硝、冰片,研末调敷,以清热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引起呕吐、腹泻。

栀子各部位药用信息归纳表

部位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水栀子花 甘、苦,寒;归肺、胃经 清热凉血,止咳平喘,消肿止痛 内服6-15g;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者慎用
栀子果实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内服6-10g;生用泻火,炒炭止血 脾虚便溏、孕妇忌用
栀子根 苦,寒;归心、肝、肺经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内服15-30g;外用适量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
栀子叶 苦,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内服10-15g;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

相关问答(FAQs)

问1:栀子花与栀子果实功效有何不同?如何根据症状选择?
答:栀子花与栀子果实虽同出一物,但功效侧重不同,栀子花性甘苦偏凉,长于清热凉血、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鼻衄等“上部”热证,因其甘缓不峻,更适合轻症或需兼顾养阴(如热病后期津伤)者;栀子果实苦寒沉降,泻火力强,尤善清三焦实火、利湿退黄,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中下部”热证及湿热证,实热、湿热重症多用,若以咳嗽、咽痛为主,选栀子花;若以黄疸、心烦、尿赤为主,选栀子果实。

问2:使用栀子类中草药时,有哪些禁忌需要特别注意?
答:栀子类药材苦寒,易伤脾胃阳气,故脾胃虚寒(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者慎用或忌用;栀子果实炒炭虽止血,但仍性寒,血寒出血(如吐血、崩漏色淡、手足不温)者不宜用;孕妇尤其慎用栀子果实及根,因其苦寒易致胎动不安;外用需注意皮肤过敏者,若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栀子不宜与巴豆、附子等热性药材同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水栀子花中草药大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橙子能做哪些药材?功效与药用用途有哪些?
« 上一篇 08-28
降逆止呕的中草药有哪些?各自功效、用法及适用症是什么?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