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玉竹图片有哪些关键识别特征?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是一味常用的养阴润燥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药用部位根茎形态似竹节,且质地滋润如玉而得名,玉竹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野生于山坡林下、灌木丛或山沟旁,现也有人工栽培,其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

中草药玉竹图片

从形态特征来看,玉竹植株为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横走,圆柱形,直径0.5-1.4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多个环节,节上有残留的鳞叶根痕及芽,偶有细根残留,茎直立,单一,光滑无毛,绿色,具7-10枚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叶脉弧形,花通常1-3朵腋生,花被筒圆筒状,白色或黄绿色,先端6裂,裂片卵圆形或广卵形,雄蕊6枚,内藏;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蓝黑色,在玉竹的图片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其根茎的环节状结构和叶片的椭圆形状,这些是鉴别玉竹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干燥后的根茎图片,能清晰展示其黄白色的表皮、明显的节间和略呈波状的纵皱纹。

玉竹的性味甘、平,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中医理论认为,玉竹质地柔润,能补而不腻,滋阴而不寒,适用于肺胃阴伤所致的燥热咳嗽、干咳少痰、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症,如《本草纲目》记载其“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可见其应用范围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类、甾体皂苷、生物碱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其多糖成分是发挥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玉竹可单味使用,也常与其他配伍,如治疗肺燥咳嗽,常与沙参、麦冬、川贝母等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治疗热病伤津、口渴心烦,常与天花粉、芦根、麦冬等配伍,如玉竹麦门冬汤;治疗阴虚外感、头痛发热,常与白薇、薄荷、淡豆豉等同用,如加减葳蕤汤,玉竹还常用于药膳和保健食品,如玉竹炖瘦肉、玉竹茶、玉竹粥等,既是良药又是佳品,深受大众喜爱,对于玉竹的图片,除了药用部位根茎外,还常包含其植株全株、花、果实的形态,这些图片在中药材鉴定、教学科普及资源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人们准确识别玉竹,区分其混淆品,如黄精(黄精根茎呈结节状圆柱形,叶轮生,与玉竹的互生叶和圆柱形根茎有明显区别)。

中草药玉竹图片

以下是玉竹主要形态特征与图片展示要点对应表:

部位 形态特征 图片展示要点
根茎(药用部位) 圆柱形,直径0.5-1.4cm,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多个环节,节上有鳞叶根痕及芽 环节状结构、纵皱纹、断面角质样、黄白色至淡棕色
直立,单一,光滑无毛,绿色,具7-10枚叶 茎节明显、绿色光滑、无毛
互生,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 叶片形状、叶脉弧形、互生排列
1-3朵腋生,花被筒圆筒状,白色或黄绿色,先端6裂 花被片颜色、数量、腋生位置
果实 浆果球形,直径5-7mm,成熟时蓝黑色 球形浆果、蓝黑色成熟果

相关问答FAQs

Q1:玉竹和黄精从图片上如何区分?
A:玉竹与黄精同科植物,根茎形态相似,但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玉竹根茎圆柱形,直径较细(0.5-1.4cm),环节明显,节间距离较长,叶互生;黄精根茎呈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直径较粗(1-3cm),环节稍膨大,节间较短,叶轮生(3-6枚轮生),图片中观察叶片排列(互生vs轮生)和根茎形状(圆柱形vs连珠状)是关键鉴别点。

Q2:玉竹的图片拍摄时需要突出哪些细节以利于鉴别?
A:拍摄玉竹图片时,需重点突出以下细节:①根茎的环节状结构和纵皱纹,体现“竹节”特征;②根茎断面(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③叶片的形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和排列方式(互生);④花被片的颜色和数量(白色或黄绿色,6裂),这些细节能准确反映玉竹的植物学特征,避免与混淆品混淆。

中草药玉竹图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通过图片辨别块茎中草药种类?
« 上一篇 09-24
药材玉竹每斤多少价
下一篇 » 09-2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