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又名石松、舒筋草,为石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南等地,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入药,其药性辛、苦,温,归肝、脾、肾经,是一味常用的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类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尤其擅长治疗筋骨关节相关疾病,伸筋草之名,源于其显著的舒筋活络功效,能缓解筋脉拘急、肌肉痉挛,改善肢体活动障碍,是中医治疗“筋病”的要药之一。
伸筋草的功效应用广泛,核心在于其“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特性,同时兼具消肿止痛之效,从中医理论而言,其辛温之性能发散风寒,苦燥之味能祛除湿邪,温通之性能舒展筋脉、畅通经络,故对风寒湿邪侵袭筋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多种病症具有良好疗效,具体而言,其功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风寒湿邪合而为“痹”,侵袭人体经络筋骨,导致气血闭阻,不通则痛,症见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肢体酸楚沉重、遇寒加重等,伸筋草辛温发散,苦燥温通,既能驱散风邪,又能温化寒湿,更通经络,使风寒湿邪从表而解,气血运行恢复,疼痛自止,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膝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属寒湿痹阻者,常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秦艽等祛风湿、止痹痛药配伍,增强疗效,治疗肩臂风湿痛,可用伸筋草15g配伍桂枝10g、姜黄12g、威灵仙15g,煎汤内服,同时可配合药渣热敷肩部,内外同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效果更佳。
其二,舒筋活络,缓解拘挛。“筋”在中医中指肌腱、韧带、筋膜等组织,负责连接关节、主管运动,若因劳损、外伤或寒湿侵袭,导致筋脉失养、拘急挛缩,则出现肢体僵硬、活动受限、麻木不仁等症状,伸筋草入肝经,肝主筋,能滋养肝血、濡养筋脉,缓解筋脉拘急,其“舒筋”之力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筋伤劳损,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引起的颈肩腰腿痛、肢体麻木、活动受限,也用于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导致的肢体拘挛、屈伸不利,常配伍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等,标本兼顾,既舒筋缓急,又补益肝肾以固本,对于长期伏案工作、体力劳动者出现的肌肉劳损、颈肩僵硬,单用伸筋草30g煎水熏洗或热敷,也能迅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其三,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跌打损伤或外力撞击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则见肿胀疼痛、瘀青、活动障碍,严重者可伤及筋骨,伸筋草性温通利,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瘀血消散,帮助筋骨修复,常与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药配伍内服,或单味研末用酒、醋调敷患处,外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能迅速缓解肿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用伸筋草、透骨草各20g,乳香、没药各10g,煎水冷敷患处,每次20分钟,每日2次,可减轻肿胀疼痛;后期恢复期,可配合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修复。
现代药理学研究为伸筋草的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伸筋草主要含有石松生物碱(如石松碱、石松宁碱)、黄酮类(如芹菜素、木犀草素)、三萜类(如石松三醇)、有机酸(如延胡索酸)、挥发油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石松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镇痛作用,可清除自由基,缓解疼痛症状;三萜类成分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缓解肌肉痉挛;挥发油成分具有温通发散作用,能促进皮肤渗透,增强外用效果,伸筋草提取物对胃肠道平滑肌及骨骼肌具有解痉作用,能松弛肌肉,这为其缓解筋脉拘挛、改善肢体僵硬提供了现代药理学解释。
伸筋草的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3-12g,或浸酒、入丸散;外用可适量,捣敷患处,或煎水熏洗、热敷,酒制伸筋草可增强其活血通络之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生用则偏于祛风除湿,适用于风湿痹痛,治疗风湿关节痛,可用伸筋草15g,配伍威灵仙10g、独活10g、桑寄生15g,煎汤内服,每日1剂;治疗肌肉劳损,可用伸筋草30g、透骨草20g、路路通15g、艾叶10g,煎水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水温以40-50℃为宜,避免烫伤。
使用伸筋草时需注意,因其性辛温,走窜力较强,孕妇应慎用,以免动胎;阴虚血少者,如伴有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症状者,不宜单用久用,以免耗伤阴血;对伸筋草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外用时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用;伸筋草不宜与寒凉性药物(如黄连、黄芩、石膏等)同用过多,以免减弱其温通之效。
伸筋草主要功效与应用对应表
功效 | 应用症状 | 常用配伍 |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 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屈伸不利,肢体酸楚,遇寒加重 | 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秦艽、桂枝 |
舒筋活络,缓解拘挛 | 筋伤劳损,肢体僵硬,麻木,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 木瓜、牛膝、续断、鸡血藤、当归、白芍 |
活血消肿,止痛续筋 |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 | 乳香、没药、红花、自然铜、苏木、刘寄奴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伸筋草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伸筋草虽为常用中药,但不建议长期服用,其性辛温,长期使用可能耗伤阴液,导致口干、咽燥、便秘、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若需长期服用(如治疗慢性风湿痹痛),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配伍滋阴养血药物(如生地、白芍、麦冬、石斛等),并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剂量和配伍,孕妇、阴虚血少者(如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患者伴阴虚症状者)及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问题2:伸筋草外用治疗跌打肿痛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解答:伸筋草外用治疗跌打肿痛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诊断,对于开放性伤口、皮肤破损、化脓性感染或伴有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者不宜直接外用,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皮肤损伤;②使用前清洁患处皮肤,若有皮肤过敏史,可先小面积试用(如黄豆大小),观察24小时无红肿、瘙痒、水疱等过敏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③煎水熏洗或热敷时,药液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以40-50℃为宜(手试感觉温热不烫),避免烫伤皮肤;④外用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皮肤红肿、丘疹、水疱、渗液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患处,必要时涂抹抗过敏药膏(如炉甘石洗剂)或就医处理;⑤急性损伤期(24-48小时内)建议冷敷,以减轻肿胀和出血,后期恢复期可改为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瘀血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