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中药材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加工品,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由于附子生品有毒,需经过严格的炮制减毒后入药,因此市场上常见的附子炮制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不同炮制品的外观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掌握这些特征对于准确识别附子药材至关重要,以下从来源、性状、炮制方法、图片特征等方面详细介绍附子,帮助读者通过图片辨别不同类型的附子药材。

附子中药材图片

附子的来源与植物形态

附子的原植物为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母根称“乌头”,侧生子根称“附子”,茎直立,叶片五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菱形,羽状深裂,侧裂片不等二裂,总状花序顶生,萼片5,蓝紫色,花瓣2,有长爪,雄蕊多数,心皮3-5,花期8-9月,果期9-10月,附子药材取自乌头的子根,于夏至至小暑期间挖取,除去母根及须根,洗净,俗称“泥附子”,再经加工炮制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

附子常见炮制品的性状与图片特征

附子的炮制方法直接影响其性状和毒性,不同炮制品在图片中可通过形状、颜色、表面特征等加以区分,以下是三种主要炮制品的详细描述:

盐附子

盐附子为乌头的子根经胆巴溶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浸泡、染色、晾晒或蒸煮后制成的炮制品,其图片特征较为鲜明:

  • 形状:多为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顶端常有芽痕,底部有支根痕(俗称“钉角”)。
  • 颜色: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盐霜(析出的盐类结晶)覆盖,呈“盐霜包裹”状,部分图片中可见颗粒状结晶附着,如冬季玻璃上的冰花。
  • 表面特征:皱缩不平,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及须根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有油点(油室)散在,中心颜色较浅,呈角质样。
  • 气味:气微,味咸而麻,舌有刺痛感(毒性成分乌头碱残留,需严格炮制)。

在药材图片中,盐附子因表面盐霜和黑褐色外观较易识别,常与其他炮制品区分明显。

黑顺片

黑顺片为泥附子经胆巴溶液浸泡、蒸煮至透心、再晾晒或烘干后,纵切而成的薄片,是临床常用的附子炮制品,图片特征如下:

附子中药材图片

  • 形状:不规则类圆形或椭圆形片片,厚约0.3-0.5cm,大小不一,边缘波状或卷曲。
  • 颜色:表面黑褐色或“乌油状”(因蒸煮后内部油脂渗出,形成油亮光泽),部分图片中可见“瓦灰”色底色,黑褐色与灰白色相间,形成独特的“云彩纹”。
  • 表面特征:半透明状,有纵向细纹(导管束),偶见未剥离的表皮,呈黄褐色小点;断面角质样,油润有光泽,边缘可见“菊花心”(放射状纹理)。
  • 气味:气微香,味淡或微有麻舌感(炮制后乌头碱水解,毒性降低)。

黑顺片的图片中,“乌油状”外观和半透明质地是其核心特征,常被误认为“黑褐色干肉”,但通过断面油润感和纵向纹理可准确判断。

白附片

白附片为泥附子经胆巴溶液浸泡、蒸煮至透心,去皮后切成的薄片,颜色较浅,图片特征鲜明:

  • 形状: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厚约0.2-0.3cm,较黑顺片更薄,边缘整齐或略卷曲。
  • 颜色: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部分图片中因蒸煮程度不同,可见淡黄色“油斑”(油脂析出),整体颜色均匀,无黑褐色斑块。
  • 表面特征:光滑细腻,无表皮残留,断面角质样,有玻璃样光泽,质地脆,易折断,边缘可见细小纵向裂纹。
  • 气味:气微,味味淡,微有麻舌感(毒性最低,适合长期服用)。

白附片的图片中,“黄白色半透明”外观是其主要标识,与盐附子的黑褐色、黑顺片的乌油状形成鲜明对比,常被用于“温补”类方剂。

附子常见炮制品性状对比表

炮制品名称 形状 颜色特征 表面与断面特征 气味与味道
盐附子 圆锥形,顶端有芽痕 灰黑色,表面有盐霜 皱缩,断面灰褐色,有油点 气微,味咸麻,舌刺痛
黑顺片 不规则类圆形薄片 黑褐色或乌油状,云彩纹 半透明,纵向细纹,断面油润 气微香,味淡微麻
白附片 类圆形薄片,较薄 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 光滑细腻,断面角质样有光泽 气微,味淡微麻

附子图片拍摄的实用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附子药材图片常用于教学、采购、临床鉴别等,拍摄时需突出关键特征:

  1. 角度选择:以45°侧面拍摄为主,可同时展示形状和表面纹理(如盐附子的盐霜、黑顺片的云彩纹),辅以俯拍展示片型(如白附片的薄厚均匀度)。
  2. 光线设置:自然光最佳,避免强光直射导致颜色失真(如盐附子的盐霜在强光下易过曝,黑顺片的乌油状光泽需柔和光线呈现)。
  3. 背景对比:使用纯黑或纯白背景,突出药材颜色(如白附片用深色背景可增强黄白色对比,盐附子用浅色背景可显示盐霜细节)。
  4. 细节特写:对关键特征进行微距拍摄,如黑顺片的纵向细纹、白附片的玻璃样光泽、盐附子的盐霜结晶,便于微观鉴别。

附子的功效应用与注意事项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用于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补火助阳(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散寒止痛(用于寒痹、心腹冷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生物碱,炮制后水解为苯甲酰乌头胺、乌头胺等毒性成分,药效增强而毒性降低。

附子中药材图片

注意事项:附子有毒,内服需先煎1-2小时(或久煎)以减毒,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孕妇禁用,阴虚阳亢、实热证患者忌服;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舌发麻、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Q1:附子图片中如何区分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
A1:可通过三个关键特征区分:①颜色:盐附子表面灰黑色有盐霜,黑顺片黑褐色或乌油状,白附片黄白色或淡黄色;②形状:盐附子为圆锥形整块,黑顺片和白附片为薄片,其中黑顺片较厚(0.3-0.5cm),白附片更薄(0.2-0.3cm);③表面特征:盐附子皱缩有盐霜,黑顺片有云彩纹和纵向细纹,白附片光滑半透明无表皮残留。

Q2:为什么附子药材图片中有的表面有盐霜,有的没有?
A2:盐霜是盐附子特有的特征,因其加工时需用胆巴溶液(含高浓度盐类)浸泡,晾晒后盐分析出形成盐霜;而黑顺片和白附片在加工过程中需漂洗去除部分盐分,再经蒸煮,表面无盐霜,黑顺片因蒸煮后油脂渗出呈乌油状,白附片因去皮蒸煮后呈黄白色半透明状,两者均无盐霜,因此图片中是否有盐霜是区分盐附子与其他炮制品的重要依据。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湖北能种什么药材
« 上一篇 今天
专治妇科病的中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