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垂盆草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功效与用法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垂盆草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全草,别名狗牙齿、瓜子草、石指甲、龙牙草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生于山坡、石缝、田边或路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止痛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保肝利湿中药之一,其生命力顽强,四季常绿,全草可入药,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在现代医药保健领域也备受关注。

中草药垂盆草

植物形态与生长特性

垂盆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茎纤细匍匐,长达20-30厘米,近基部节处易生不定根,叶3片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厘米,宽0.3-0.5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绿色或略带紫色,肉质多汁,花期5-6月,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淡黄色,花瓣5枚,雄蕊10枚;果期7-8月,蓇葖果星芒状开展,其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耐贫瘠,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砂质壤土中,繁殖方式以扦插和分株为主,生长周期短,采收后可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中医理论认为,垂盆草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其性寒能清热,味甘淡能渗湿,兼具解毒消肿之效,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 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症见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小便短赤、腹胀口苦等,常配伍茵陈、栀子、大黄等,如《中药临床应用》中的垂盆草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显著。
  •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疮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等,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内服外治,如民间用鲜垂盆草捣汁涂敷蛇虫咬伤处,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保护肝细胞:现代临床广泛用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肝等,其有效成分能降低血清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常用药。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垂盆草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活性物质:

中草药垂盆草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举例 生物学作用
苷类 垂盆草苷、垂盆草甙、甲基异石榴皮苷 降低肝损伤模型动物血清ALT、AST水平,抑制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糖原合成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如TNF-α、IL-6),减轻肝组织炎症损伤
有机酸 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 利尿作用,促进体内湿热代谢;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氨基酸与多糖 γ-氨基丁酸(GABA)、天冬氨酸、垂盆草多糖 增强免疫力,调节机体免疫应答;保护胃黏膜,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其他 垂盆草碱、甾醇类、微量元素(锌、硒、铜) 抗肿瘤(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

  1. 保肝降酶:通过稳定肝细胞膜、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肝毒素代谢(如酒精、药物代谢产物),降低肝损伤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临床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可使80%以上患者的ALT、AST水平恢复正常。
  2. 抗炎免疫调节: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环氧合酶(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减少前列腺素E₂(PGE₂)和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机体免疫力。
  3. 抗氧化应激:富含的槲皮素、山奈酚等多酚类物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4. 利尿与抗病原微生物:有机酸成分能增加尿量,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的治疗。

临床应用与配伍

垂盆草在临床应用广泛,可内服、外用,或制成注射剂、冲剂、片剂等多种剂型,常见配伍如下:

  • 治疗肝炎:配伍茵陈、栀子、大黄(茵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黄疸型肝炎;配伍五味子、虎杖、丹参(垂盆草冲剂),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转氨酶。
  • 治疗皮肤病: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黄柏、苦参、地肤子(三黄洗剂加减),治疗湿疹、带状疱疹;单用煎汤外洗,治疗痈疮肿毒、丹毒。
  • 治疗蛇虫咬伤:鲜品捣烂取汁,加雄黄少许外敷,内服配伍半边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治疗水火烫伤:鲜品研细粉,麻油调敷创面,或配伍地榆、大黄粉,消炎止痛、促进创面愈合。

使用注意与禁忌

垂盆草虽为常用中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中草药垂盆草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症见畏寒肢冷、大便溏薄、食欲不振),因其性凉,易伤脾胃;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安全性数据尚不充分。
  2. 不良反应: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轻微腹泻、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需立即停药并抗过敏治疗。
  3. 配伍禁忌:不宜与温里药(如附子、干姜)、滋补药(如熟地、阿胶)同用,以免降低清热利湿的功效;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者,需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可用至6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调敷,治疗肝病一般以4-8周为一疗程,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相关问答FAQs

Q1:垂盆草能长期服用吗?
A1:不建议长期连续服用垂盆草,虽然其保肝降酶效果显著,但性味甘凉,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等不适,临床一般建议用于肝功能异常的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疗程以4-8周为宜,待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可改为间断服用或停药,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Q2:垂盆草和垂盆草冲剂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A2:垂盆草是中药材,为干燥全草或鲜草,需煎煮后服用,成分天然,但起效较慢;垂盆草冲剂是以垂盆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经过现代工艺提取,有效成分浓度高,服用方便,起效快,主要用于降低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选择时需根据病情:若为急性肝损伤或需要快速降酶,可选用冲剂;若为日常调理或轻症,可用垂盆草煎汤,但需注意剂量和疗程,两者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替代。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价格及图片大全
« 上一篇 昨天
中草药芦竹有哪些独特药用功效?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