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4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急救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应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重要资源,它们能在专业医疗抵达前快速缓解症状、为生命救治争取时间,这些药材多具有药效迅速、使用便捷的特点,但需注意其使用需严格辨证,且不能替代系统性治疗,以下为几种常见急救中药材的介绍及使用要点。

急救中药材

药材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急救用法 注意事项
三七 甘、微苦,温 止血化瘀、消肿定痛 外伤出血:取三七粉适量撒于患处,压迫止血;内服:研末冲服1-3g,每日1-2次 孕妇慎用;血虚无瘀者禁用
麝香 辛,温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 中风昏迷:取少许嗅闻或鼻饲(0.03-0.1g);跌打损伤:外用调敷 孕妇绝对禁用;不宜过量
广藿香 辛,微温 解暑化湿、和中止呕 中暑呕吐:煎汤频服(5-10g);或含服藿香正气水(按说明书) 阴虚血燥者慎用
艾叶 辛、苦,温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虚寒性出血:炒炭后煎服3-6g;寒性腹痛:艾条灸关元、气海穴 实热出血者禁用;不宜过量
金银花 甘,寒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中暑发热、痈肿疮毒:煎服10-15g,或捣烂外敷;咽喉肿痛:含服金银花露 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久服
牛黄 苦、甘,凉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高热惊厥、中风昏迷:研末冲服0.2-0.5g,或用安宫牛黄丸(遵医嘱) 非实热证禁用;孕妇慎用

使用急救中药材时,需注意“辨证施治”,如风寒感冒不宜用金银花,实热出血忌艾叶,外用药物需确保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尤其是麝香、牛黄等药材,过量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急救仅为临时措施,症状缓解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关问答FAQs
Q1:急救中药材可以长期存放吗?
A1:部分药材(如三七、艾叶)密封避光、防潮防蛀可存放2-3年,但含挥发油(如广藿香)或易受潮(如牛黄)的药材建议1年内用完,若药材出现霉变、异味、虫蛀,或粉末结块,则不可再用,以免影响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急救中药材

Q2:使用急救中药材时出现不适怎么办?
A2:立即停用该药材,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皮疹、恶心、呼吸困难等过敏或中毒反应,需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史,以便及时采取催吐、洗胃等治疗措施,对于孕妇、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者,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避免误用风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直肠炎效果怎样?适用人群与用药方法有哪些?
« 上一篇 昨天
壮阳 煲汤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