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中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硼砂,又名月石,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硼酸盐类矿物中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四硼酸钠(Na₂B₄O₇·10H₂O),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硼砂因其独特的清热解毒、消肿防腐及化痰软坚功效,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咽喉疾病、口腔黏膜病变及眼部感染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一种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材,其应用需严格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控制用量与使用时长,以确保用药安全。

硼砂中药材

硼砂的来源与炮制

硼砂的天然形成多与干旱盐湖或火山活动后的矿床沉积有关,我国青海、西藏、甘肃等地的盐湖中均有产出,其中青海茶卡盐湖、西藏扎布耶盐湖所产硼砂品质较优,传统采收多在秋冬两季,当盐湖中硼砂结晶析出时,人工采集矿石,经去除泥沙、杂质后,溶于热水中过滤,滤液冷却后自然结晶,干燥后即为“生硼砂”,临床应用中,根据治疗需求,还需进一步炮制: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防腐之效,可直接研极细粉生用;若需降低毒性、增强收敛作用,则可煅烧(称“煅硼砂”),使结晶水部分失去,改变药性。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中医理论认为,硼砂性凉,味甘、咸,归肺、胃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内服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 外用主治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硼砂性凉能清上焦之热,咸软可消痰火之结,常与冰片、朱砂、玄明粉等配伍,研末吹撒患处(如《外科正宗》冰硼散),通过局部渗透达到清热止痛、消肿生肌之效;
    目赤翳障:对于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红、多眵、眼生翳膜,硼砂可研极细粉点眼(或配伍炉甘石、熊胆等),利用其清泻肝经火热、消散翳膜的作用;
    中耳炎、皮肤溃疡:对化脓性中耳炎,可用硼砂粉吹耳,吸脓去湿;对皮肤疮疡溃烂、湿疹渗出,则以硼砂调敷,清热燥湿、收湿敛疮。

  • 内服主治(现代已少用,需严格辨证):
    痰热壅滞之咳嗽痰稠、咽喉不利:古方中偶用硼砂配伍瓜蒌、贝母等,取其咸软化痰、清热散结之效,但因毒性较强,现代临床已极少内服,仅在某些痰热结聚的顽症中,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小剂量使用。

    硼砂中药材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硼砂的应用需严格区分外用与内服,其毒性决定了临床用量的精准控制。

  •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过120目筛),吹撒、调敷或溶水含漱(浓度一般为1%~3%);
    内服:入丸散剂,每次0.3~1克(需久煎减毒,因硼砂遇热水易水解为毒性较低的硼酸),极量不超过3克/日,且疗程不超过3天。

  • 使用禁忌
    毒性警示:硼砂的中毒剂量为1~3克,致死量约为15克,其毒性成分硼酸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消化道黏膜及肝肾功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抽搐,甚至休克;
    人群禁忌:孕妇、儿童、体虚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用;阴虚津伤(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者慎用;
    配伍禁忌: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同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或增加毒性;
    外用注意:避免大面积或长期使用,以防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面部、眼周等敏感部位使用时需谨慎。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为硼砂的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硼砂中药材

  • 抗菌抗炎:硼酸离子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及部分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干扰微生物酶系统、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硼砂可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
  • 黏膜保护与修复:硼砂溶液可刺激局部黏膜分泌,稀释黏稠分泌物(如痰液、脓液),并通过形成保护膜促进黏膜修复,故常用于咽喉炎、口腔溃疡的辅助治疗。
  • 制剂应用:现代中成药中,含硼砂的制剂仍占一定比例,如西瓜霜润喉片(含硼砂、西瓜霜、冰片等)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硼砂洗眼液(低浓度)用于结膜炎、角膜炎的冲洗,但需注意,此类制剂需严格按说明书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硼砂中药材基本信息表

项目
来源 天然硼酸盐类矿物,主含四硼酸钠,产于青海、西藏、甘肃等盐湖地区
炮制 生用(研细粉)或煅用(煅后增强收敛性)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咸;归肺、胃经
功效 外用清热解毒、消肿防腐;内服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现代内服极少用)
主治病症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中耳炎、皮肤溃疡(外用);痰热咳嗽(内服慎用)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吹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0.3~1克/次,极量3克/日
使用注意 有毒,孕妇、儿童禁用,内服需严格辨证,避免过量久服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为什么现代临床中医生很少推荐内服硼砂?
解答:硼砂的毒性是其内服受限的核心原因,其主要成分四硼酸钠在体内代谢为硼酸,过量摄入可引发急性中毒(如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或慢性蓄积中毒(如神经系统损伤、肝功能异常),古代虽有内服治疗痰热咳嗽的记载,但因“治疗窗窄”(安全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现代有更安全的化痰药物(如川贝母、鲜竹沥)替代,2020年版《中国药典》已将硼砂的内服剂量大幅限制,并明确“孕妇禁用”“内服宜慎”,故现代临床极少内服,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痰热结聚的顽固性病症)在医生严密监护下短期使用。

问题2:使用含硼砂的外用制剂(如喉片)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解答:使用含硼砂的外用制剂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按说明书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长期含服或大面积涂抹(如连续使用不超过5天);②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尤其需注意用量,避免误服;③用药期间如出现局部刺激(如口腔黏膜灼痛、红肿加剧)、皮疹或全身不适(如头晕、乏力、腹泻),应立即停药并就医;④避免与其它外用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⑤储存时需密封、防潮,置于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防止误服中毒。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灌木类中药材有何独特功效?应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 上一篇 昨天
西安药材市场为何搬迁?新址定在何处?对商户有何影响?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