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收的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也是中药材采收的重要时期,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药材的生长周期与自然节律紧密相连,春季阳气升发,草木萌动,此时采收的药材往往蕴含着天地初生的生机,有效成分积累充足,药效尤为显著,春季采收的药材多以根茎、嫩苗、花蕾为主,既有“冬藏春发”的精华,也有“春生”的鲜活之气,在中医药应用中占据独特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春季常见药材的采收特点、药用价值及应用注意事项,并辅以表格汇总,帮助读者了解春天药材的智慧。

春天收的药材

春季采收药材的讲究
药材的采收时机直接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和临床疗效,春季药材的采收尤为讲究“适时”,古人云“春采气,夏采味”,春季植物刚从冬眠中苏醒,新陈代谢逐渐旺盛,根部储存的养分开始向地上部分输送,此时采挖根茎类药材,能最大限度获取其积累的有效成分;而嫩苗、花蕾类药材则需在未成熟或初开时采收,以确保活性物质的活性,例如茵陈,若错过清明前后,长成青蒿后药效便大打折扣;辛夷花需在花蕾未开时采摘,否则挥发油散失,通鼻窍之效减弱,春季气候温和,雨水渐增,药材生长迅速,但采收也需避开阴雨天气,以免鲜药难以干燥而变质。

春季常见药材详解

茵陈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幼苗,是春季最具代表性的“时令药”,其采收时机极为严格,以春季幼苗高6-10cm、未开花时为佳,通常对应农历二月至三月(惊蛰至春分),此时茵陈中的绿原酸、茵陈炔等成分含量最高,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最强,民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的俗语,正是对采收时机的生动诠释,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湿热黄疸等症,经典方剂茵陈蒿汤便以之为君药,配栀子、大黄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现代研究证实,春季茵陈有显著保肝、利胆作用,煎剂能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排出胆道毒素,应用时,茵陈可煎汤内服(10-30g),也可外用捣敷治疗湿疮,但脾胃虚寒者需慎用,以免腹泻。

北沙参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春季采挖的“春参”品质最佳,北沙参通常在种植后1-2年的春季,当地温回升至5-10℃、植株刚萌发新芽时采挖,此时根部养分充足,质地饱满,北沙参多糖、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达到峰值,其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效,是治疗肺热燥咳、阴虚劳嗽、胃阴不足的良药,如沙参麦冬汤中配伍麦冬、玉竹,滋养肺胃阴液,加工时需趁鲜去外皮,洗净烫煮晒干,以增强滋阴而不腻的特性,临床常与南沙参相须为用,但北沙参滋阴力更强,适用于肺胃阴虚有热之证,风寒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防风
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季采挖的“春防风”辛散之力最强,防风耐寒性强,早春土壤解冻后,植株未出苗或刚出苗时采挖,此时根部水分充足,挥发油(含升麻素、亥茅酚)含量高,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显著,中医称其为“风药之润剂”,既可治风寒感冒(配荆芥、生姜),又可用于风湿痹痛(配秦艽、羌活),还可止痉(如玉真散配南星、天麻),防风性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春季采挖后需晒干切片,断面呈菊花纹者品质更优,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不宜过量使用,以免耗伤津气。

春天收的药材

辛夷花
木兰科望春玉兰的花蕾,早春采收的“花蕾药”香气浓郁,花蕾在冬末春初(1-3月)尚未开放时采摘,此时苞片密被灰白色绒毛,挥发油(柠檬醛、丁香油酚)含量最高,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最强,中医常用其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症,苍耳子散中配苍耳子、白芷、薄荷,共奏通鼻窍之效,辛夷花采收时需小心采摘花蕾,避免损伤,阴干后备用,其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外用可研粉吹鼻,内服常煎汤(3-10g),但阴虚火旺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头晕、眼红等不适。

薄荷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春薄荷”清凉力足,薄荷通常在春季植株高15-30cm、花初开时割取地上部分,阴干后切段入药,此时薄荷脑含量可达1%以上,是其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物质基础,其性凉,味辛,归肺、肝经,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银翘散中配金银花、连翘,增强疏散风热之力;也可提取薄荷油用于牙膏、含片,清凉醒神,薄荷芳香走窜,多服易耗气,阴虚血燥者不宜久服,表虚自汗者慎用,以免加重气虚。

春季药材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春季药材多具升发之性,应用时需根据体质和病症合理配伍,如茵陈、薄荷性寒,适用于湿热、风热证,脾胃虚寒者需配伍生姜、大枣等温中;防风、辛夷花性温,适用于风寒证,热证者需配伍黄芩、金银花等清热,春季药材多为新鲜或初加工品,保存时需防潮防虫:根茎类(如北沙参、防风)可切片干燥后密封;全草类、花类(如茵陈、薄荷、辛夷花)宜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挥发油散失,煎煮时,薄荷、辛夷花等含挥发油的药材需后下,以免有效成分流失。

春天常见采收药材基本信息表

药材名称 采收时节(节气/月份)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茵陈 惊蛰至春分(2-3月) 幼苗 微寒,苦辛 清热利湿,退黄
北沙参 早春(2-4月) 微寒,甘苦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防风 早春土壤解冻后(2-3月) 温,辛甘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辛夷花 冬末春初(1-3月) 花蕾 温,辛 散风寒,通鼻窍
薄荷 春季花初开时(3-4月) 地上部分 凉,辛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相关问答FAQs

春天收的药材

Q1:为什么春季采收的药材药效更好?
A1:春季药材药效更好,核心在于“天人相应”,春季阳气升发,植物萌发新芽,根部储存的养分向上输送,此时根茎类药材(如北沙参、防风)的有效成分(多糖、生物碱)积累充足;全草类(如茵陈、薄荷)生长旺盛,挥发油含量高;花蕾类(如辛夷花)未开放,精华未散,活性物质最集中,中医认为春季与肝相应,春季药材多具疏肝、升发之性,更易被人体吸收,符合“春养肝”的养生理念,因此临床疗效更佳。

Q2:如何辨别春季采收药材的品质优劣?
A2:辨别春季药材品质可从“形、色、气、味”四方面入手:①:优质药材形态完整,如茵陈应为幼苗,高6-10cm,叶密集成莲座状;辛夷花蕾大饱满,苞片毛密。②:色泽自然,如北沙参以条粗、色白、质坚实者为佳;茵陈以灰绿色、有光泽者为优。③:气味浓郁,符合药材特性,如薄荷揉搓后有清凉香气,辛夷花气芳香浓郁,若气味淡或异味则品质次。④:口感纯正,如北沙参味甘微苦,防风味辛甘,无苦味、霉味,需注意采收时间,如茵陈需在清明前,过晚则叶老黄化;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陈货或非春季采收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竹茹的功效
« 上一篇 昨天
治疗瘟疫的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