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名称及图如何助力快速准确识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其应用贯穿于传统医学的始终,不仅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中药材,包括其名称、科属、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及视觉特征描述(模拟图片呈现),帮助读者直观了解这些药材的形态与价值。

中药材名称及图

中药材基本信息表

名称 科属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人参 五加科 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
黄芪 豆科 甘,微温;归脾、肺经
当归 伞形科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枸杞 茄科 果实 甘,平;归肝、肾、肺经
金银花 忍冬科 花蕾 甘,寒;归肺、心、胃经
菊花 菊科 头状花序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茯苓 多孔菌科 菌核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甘草 豆科 根和根茎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三七 五加科 根茎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黄连 毛茛科 根茎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

各中药材详细描述

人参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人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3-15cm,直径1-3cm,表面淡黄白色或灰黄色,有不明显的纵皱纹,顶端有根茎(芦头),芦头上密集的凹窝(芦碗)是重要鉴别特征;下部有分枝(参腿),全体有横长皮孔样突起,断面平坦,显粉性,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味微苦、甘。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黄芪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黄芪根呈圆柱形,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向皱纹,横向皮孔明显,栓皮易脱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习称“菊花心”,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当归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直径1.4cm,具环纹),主根称归身(长3-10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下部支根称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木部色较淡,味甘、辛,香浓郁。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肠燥便秘。

枸杞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枸杞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略光泽,顶端有小突起,基部有果梗痕,果皮柔韧,内含种子多数,黄色,扁肾形,味甜,嚼之有黏性。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金银花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直径1.3-3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中药材名称及图

菊花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菊花呈头状花序,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中部苞片长椭圆形,草质,黄褐色或灰绿色,被柔毛,花托半球形,无托片;舌状花类白色、黄色或红色(品种不同),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先端5齿裂,气清香,味甘、苦。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茯苓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茯苓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味甘、淡。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甘草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甘草根呈长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及稀疏的根痕,皮孔横生,不明显,质坚实而重,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味甜。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三七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三七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常分离,味微苦回甜。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黄连

视觉特征(图片描述):黄连根茎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分枝多,常弯曲,长3-6cm,直径0.3-0.9cm,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暗棕色,木部鲜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中空或略呈方形,味极苦。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中药材名称及图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外观辨别优质人参?
A:优质人参(生晒参)应具备“芦长碗密、纹深皮细、须长而清”的特征,具体而言:芦头(根茎)较长,芦碗(凹窝)密集且明显;主根表面纵皱纹深而细密,皮孔横生;参腿(分枝)少而短,须根(参须)细长、柔韧,珍珠点(须根末端的小疙瘩)明显,断面应呈黄白色,显粉性,树脂道丰富,若主根过大、芦头短小或断面呈灰褐色,则品质较次。

Q2:中药材是否可以自行长期服用?
A: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中药材,中药材需“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如寒热虚实)需用不同药材,例如黄芪性温,气虚者适用,但阴虚阳亢者服用可能加重症状;部分药材长期服用可能有副作用,如甘草过量易导致水肿,黄连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慎用,药材需经过专业炮制(如制何首乌、蜜甘草)以降低毒性,自行使用生品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用药,避免盲目进补。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清热解毒药材有哪些?常见种类及功效解析
« 上一篇 前天
哪些中草药能除寒湿?功效、适用人群及禁忌?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