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杏仁作为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种子类药材,其应用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等多种功效,杏仁来源于蔷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根据其味道和功效差异,可分为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侧重,需辨证使用。
杏仁的性味归经与基础特性
杏仁味苦,性微温(甜杏仁甘平),归肺、大肠经,苦杏仁性降,长于降气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甜杏仁性润,偏于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多用于虚劳咳嗽、肠燥便秘,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杏仁能发散风寒,治伤燥风痹,利咽喉,消疮肿,治诸疮疥痈,解肌,消食下气。”现代研究也证实,杏仁富含脂肪油、蛋白质、氨基酸、苦杏仁苷等成分,兼具药理活性与营养价值。
杏仁的核心功效与应用
止咳平喘:肺系疾病的常用药
杏仁是中医治疗咳嗽、喘证的代表性药物,尤其对外感咳嗽、内伤久咳均有显著疗效,苦杏仁味苦降泄,苦杏仁苷在体内水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同时其含有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通过“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间接辅助肺气肃降。
- 风寒咳嗽:症见咳嗽声重、痰白清稀、恶寒发热,常配伍麻黄、甘草(如三拗汤),麻黄宣肺散寒,杏仁降气止咳,一宣一降,增强止咳效果。
- 风热咳嗽:症见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可配伍桑叶、菊花、贝母(如桑菊饮),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久咳虚喘:症见咳声低弱、痰少或痰中带血、气短乏力,多配伍沙参、麦冬、百合(如百合固金汤),甜杏仁润肺养阴,兼顾止咳与补虚。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的良方
杏仁富含脂肪油(约占50%-60%),其中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能润滑肠道肠道黏膜,促进肠蠕动,适用于津枯肠燥所致的大便秘结,尤其适合老年体虚、产后或病后津亏者,常配伍火麻仁、桃仁、当归(如五仁丸),以增强润肠通便之效,甜杏仁性质平和,润肠而不伤正,更适用于虚性便秘,而苦杏仁因其微温之性,实热便秘者需慎用。
其他功效:外用与辅助保健
- 润肤美容:杏仁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锌等营养成分,外用可滋润肌肤、减少皱纹,古代常用杏仁捣烂调敷治“面疱”“诸疮疥痈”,现代美容制剂中也常见杏仁提取物。
- 降血脂与心血管保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杏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苦杏仁苷还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 辅助驱虫:杏仁中的苦杏仁苷及其代谢产物对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有抑制作用,古代常用于治疗蛔虫症,现临床较少单独使用,多作为辅助手段。
甜杏仁与苦杏仁的功效对比
为更清晰区分二者差异,特整理如下表格:
项目 | 甜杏仁(南杏) | 苦杏仁(北杏) |
---|---|---|
性味 | 甘、平 | 苦、微温 |
归经 | 肺、大肠经 | 肺、大肠经 |
核心功效 | 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虚 | 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偏于实证) |
适用病症 | 肺虚咳嗽、燥咳、肠燥便秘、年老体虚者 | 风寒咳喘、痰多气逆、实证喘咳 |
用量 | 10-30g | 3-10g(需炮制去毒) |
注意事项 | 痰湿重者不宜,避免过量 | 有小毒,需严格控制用量,孕妇忌用 |
杏仁的炮制方法与使用注意
炮制方法
- 苦杏仁:生品含苦杏仁苷,易水解产生氢氰酸(有毒),需去皮尖(尖部含毒素最多),常用炒制、蒸制或燀制(沸水烫)以降低毒性,炒苦杏仁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咳效果;蒸制则可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并降低毒性。
- 甜杏仁:毒性较低,一般生用或炒用,炒后可增强香气,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使用禁忌
- 苦杏仁有小毒: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0g,过量可导致氢氰中毒,初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呼吸衰竭,中毒后需立即催吐并送医,可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解毒。
- 禁忌人群:孕妇、阴虚咳嗽(干咳无痰、口干咽燥)、脾胃虚寒(腹泻、腹痛)、实热便秘者不宜使用苦杏仁;甜杏仁虽性平,但痰湿内盛、大便溏泄者亦需慎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酸性药物(如乌梅、山楂)同用,以免增加氢氰酸的生成;不宜与麻醉剂、镇静剂合用,可能增强呼吸抑制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苦杏仁和甜杏仁在外观上如何区分?购买时如何避免误选?
A:苦杏仁(北杏)呈扁心形,顶端尖,基部钝圆,种皮较厚,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味苦;甜杏仁(南杏)呈扁长圆形,顶端钝圆,基部对称,种皮较薄,浅棕色或类白色,味甜,购买时可观察形状和尝味(少量试尝,苦杏仁苦味明显),也可通过产地区分:北方产多为苦杏仁,南方产多为甜杏仁,若用于药用,建议在药店购买炮制过的苦杏仁,避免生品误用中毒。
Q2:杏仁可以长期食用吗?日常保健用甜杏仁还是苦杏仁更好?
A:杏仁不宜长期过量食用,甜杏仁作为日常保健零食(如杏仁露、杏仁茶)可适量食用,每日不超过30g,因其性平润燥,适合大多数人;但苦杏仁因含苦杏仁苷,长期服用可能蓄积中毒,仅限短期药用,且需严格遵医嘱炮制和用量,日常保健推荐甜杏仁,若用于止咳平喘,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苦杏仁,不可自行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