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青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干燥叶,又名冬青叶、四季青药,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全年可采收,以秋季为佳,其性味苦、涩,寒,归肺、心经,是一味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在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中历史悠久,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与临床价值。
植物形态与采收加工
四季青为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3米,树皮灰黑色或灰色;幼枝绿色,具纵棱,密被短柔毛,叶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主脉在下面隆起;叶柄长8-12毫米,花雌雄异株,白色或淡黄绿色,簇生于叶腋;雄花:花萼4裂,花瓣4,雄蕊4;雌花:花萼4裂,花瓣4,子房卵形,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果梗长约5毫米。
采收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摘成熟叶片,晒干或阴干,若为鲜用,可随采随用,加工时需除去杂质,干燥叶片呈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主脉明显,质脆易碎,气微,味苦、涩。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四季青性寒,味苦、涩,寒能清热,苦能泄降,涩能收敛,其功效核心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消炎、敛疮生肌”,具体应用如下: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适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口舌生疮等症,四季青苦寒清泄,能直折上焦热毒,常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如治咽喉肿痛,可用四季青15克,煎汤含漱;或与玄参、麦冬、桔梗同煎内服,共奏利咽消肿之功。
凉血止血,止血安络
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其苦寒之性能清热凉血,涩味可收敛止血,对热性出血症尤为适宜,治肺热咯血,可用四季青30克,鲜白茅根30克,水煎服;治尿血、血淋,可配伍小蓟、蒲黄、藕节等,以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抗菌消炎,控制感染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季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病毒、抗炎,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如治疗肺炎,可用四季青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静脉滴注,配合抗生素使用,可增强疗效;治疗细菌性痢疾,可用四季青糖浆(由四季青提取物制成)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敛疮生肌,促进愈合
外用可治疗烧烫伤、湿疹、疮疡溃烂、下肢溃疡等症,四季青能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渗出,预防感染,临床常将鲜四季青叶捣烂外敷,或用四季青油(四季青叶提取物加植物油制成)涂抹创面;或制成四季青软膏,用于慢性溃疡,能显著缩短愈合时间。
护肝利胆,辅助治疗肝病
近年研究发现,四季青中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三萜类)具有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肝损伤的辅助治疗,如与五味子、垂盆草、丹参等配伍,制成复方制剂,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四季青的药理作用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活性成分包括:
成分类别 | 代表化合物 | 主要作用 |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 |
三萜类 | 冬青苷Ⅰ、冬青苷Ⅱ | 抗炎、抗菌、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 |
酚酸类 | 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咖啡酸 |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收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 |
挥发油 | 樟脑、桉油精、芳樟醇 | 抗炎、祛痰、止咳,局部麻醉作用 |
其他 | 多糖、鞣质、无机盐 | 增强免疫力、收敛止泻,补充微量元素 |
药理研究证实,四季青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 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敏感,其抗菌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DNA合成有关;
- 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肿胀、渗出)和慢性炎症(如关节炎)均有缓解作用;
- 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细胞膜和DNA;
- 促进伤口愈合:通过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创面修复,同时抑制细菌繁殖,预防感染;
- 保肝作用:原儿茶酸等成分能降低肝损伤模型动物的ALT、AST水平,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
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内服用法
- 煎剂:常用量10-30克(鲜品30-60克),水煎服,每日2-3次,如治肺热咳嗽,可用四季青15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 中成药:四季青片(每片含干浸膏0.3克),每次3-4片,每日3次;四季青糖浆,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 注射剂:四季青注射液(2克/毫升),用于肺炎、败血症等,每次40-80毫升,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外用用法
- 鲜品捣敷:将鲜四季青叶洗净捣烂,外敷于疮疡、烧烫伤处,每日1次;
- 煎水洗/湿敷:用四季青30-60克,煎水取汁,清洗患处或湿敷,适用于湿疹、皮炎、下肢溃疡;
- 软膏/油剂:四季青软膏,外涂于创面,每日1-2次;四季青油,涂抹于烧烫伤创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渗出。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因性寒易伤脾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过敏体质者需慎用,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配伍禁忌:不宜与温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同用,以免降低清热功效;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
-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忌烟酒,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脾胃负担。
相关问答FAQs
Q1:四季青和冬青树是一种植物吗?它们的药用部位有何不同?
A:四季青与冬青树属于同一种植物,即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四季青”是其药用名称,特指冬青的干燥叶;而“冬青树”是对该植物的统称,其根、皮、叶、果均可入药,但功效有所差异,冬青根(又称“土黄连”)性苦、寒,归肝、胃经,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常用于咽喉肿痛、胃痛、跌打损伤;冬青果性苦、涩,平,归肺、大肠经,可化痰止咳,用于咳嗽、哮喘,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和应用也有区别,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Q2:四季青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哪些副作用?
A:四季青性寒,不宜长期服用,短期服用(一般不超过2周)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是安全的,但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脾胃虚寒症状;其含有的鞣质成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引起便秘,现代研究还提示,四季青注射液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若需长期服用(如慢性病辅助治疗),必须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并配合健脾和胃的药物(如党参、白术)以减轻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