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白英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白英,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全草,又名白毛藤、蜀羊泉、排风草、毛风藤等,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应用历史悠久,其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祛风除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等病症,现代研究还发现其在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显著活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草药白英

植物形态与资源分布

白英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株全体密被白色长柔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多为琴状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5-7枚,边缘波状或具钝齿,聚伞花序腋外生,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浆果球形,成熟时呈红色或黑色,其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常生于山坡、路边、田埂、灌木丛中,资源丰富,易于采收,为临床常用草药之一。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白英性苦、微寒,归肝、胆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化瘀散结、祛风通络”。

  •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炽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疮疡疖肿、蛇虫咬伤等,可单味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药内服。
  • 利湿退黄:适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常配茵陈、栀子、大黄等,以增强清利湿热之功;对湿热下注带下黄稠,也可配伍黄柏、薏苡仁等。
  • 化瘀散结:现代临床多用于肿瘤辅助治疗,如肝癌、肺癌、胃癌、宫颈癌等,常配伍半枝莲、蛇莓、龙葵等抗癌药物,以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
  • 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配伍威灵仙、秦艽、桑寄生等,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对湿热痹痛,症见关节红肿热痛,则配伍忍冬藤、络石藤等。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白英的药效物质基础复杂,现代分离鉴定出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甾体类、黄酮类、多糖、有机酸等,这些成分共同发挥其药理作用。

中草药白英

(一)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类别 代表性成分 含量范围(%) 主要作用方向
生物碱 茄碱、澳洲茄胺、番茄烯胺 1-0.5 抗炎、抗肿瘤、镇痛
甾体类 薯蓣皂苷元、豆甾醇 3-1.0 免疫调节、抗肿瘤
黄酮类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2-0.8 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
多糖 白英多糖(PSPL) 0-3.0 免疫增强、抗肿瘤
有机酸 绿原酸、咖啡酸 5-1.5 抗氧化、抗菌

(二)药理作用

  1. 抗肿瘤作用:白英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如肝癌HepG2、肺癌A549、宫颈癌HeLa等)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上调Bax、下调Bcl-2)、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VEGF表达),并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发挥间接抗肿瘤作用。
  2. 抗炎与免疫调节:白英中的黄酮类和生物碱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吞噬指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有显著保护作用。
  3. 保肝作用:白英水提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如CCl4、D-半乳糖胺所致)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提高肝组织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其机制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相关。
  4. 抗氧化与抗衰老:富含的黄酮类、多糖和有机酸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细胞衰老,对老年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示例

白英在临床应用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常根据病症配伍其他药物,以提高疗效。

(一)常见病症应用

  • 肿瘤辅助治疗:用于肺癌、肝癌、胃癌等,配伍半枝莲15g、蛇莓15g、龙葵15g、黄芪20g,水煎服,每日1剂,可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湿热黄疸: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配伍茵陈30g、栀子15g、大黄6g、郁金10g,水煎服,每日1剂,清热利湿退黄。
  • 风湿痹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配伍威灵仙15g、秦艽12g、桑寄生20g、独活10g,水煎服,每日1剂,祛风通络止痛。
  • 疮疡肿毒:用于乳腺炎、皮肤疖肿,取鲜白英适量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30g、金银花20g、野菊花15g,煎汤内服并外洗。

(二)现代制剂开发

基于白英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现代已开发出多种制剂,如“白英复方颗粒”(含白英、半枝莲、黄芪等),用于肿瘤辅助治疗;“白英糖浆”(含白英、茵陈、栀子等),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使用注意与不良反应

白英虽为常用中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中草药白英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孕妇禁用,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2. 用量用法:内煎汤,常用量为15-30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蓄积中毒。
  3.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过量可能引起口干、瞳孔散大等阿托品样反应,需及时就医。

相关问答FAQs

Q1:白英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什么?作用机制有哪些?
A:白英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如茄碱)、甾体类(如薯蓣皂苷元)和多糖(如PSPL),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①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VEGF、b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清除能力;④逆转多药耐药,通过下调P-糖蛋白表达,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Q2:白英在使用时有哪些禁忌人群?需要注意什么?
A:白英的禁忌人群主要包括:①脾胃虚寒者,因其性寒,易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②孕妇,其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③对白英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使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内煎汤一般不超过30g,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若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必要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枳实作为中草药具体有何功效、作用及使用禁忌?
« 上一篇 今天
药材种植石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