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茴香,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小茴香、谷茴香、怀香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也是广泛应用的调味品,其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温肾缩尿之效,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
来源与植物形态
茴香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辽宁等地,其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特殊芳香气味,茎直立,上部分枝;叶片轮廓呈阔三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瓣黄色,呈倒卵形;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黄绿色,有纵棱5条,每棱槽内有油管1-3个,合生面油管4-6个,气味浓香,味微甜、辛,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备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辛能散温能通,温而不燥,其气芳香,既走气分又入血分,兼具散寒、行气、止痛之功。
功效主治:
- 散寒止痛:适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多种疼痛,如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少腹冷痛)、脘腹冷痛、痛经等。《本草纲目》言其“治肾气膀胱冷气”,《本草汇言》称其“温中快气之药也,于诸气之中,尤主膀胱冷气”。
- 理气和胃: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食少吐泻等,常配伍陈皮、木香、生姜等以增强行气和胃之效。
- 温肾缩尿: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尿频、遗尿、腰膝酸冷等,可配伍杜仲、续断、益智仁等温肾固涩之品。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茴香的药理活性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及氨基酸等。
(一)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类别 | 主要成分 | 含量范围 | 生理活性 |
---|---|---|---|
挥发油 | 茴香脑 | 50%-60% | 抗菌、抗炎、促进胃肠蠕动、雌激素样作用 |
挥发油 | 茴香醛 | 10%-15% | 抗菌、局部麻醉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 | 1%-3%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
香豆素类 | 伞形花内酯 | 5%-1% | 抗炎、抗凝血 |
有机酸 | 茴香酸 | 少量 | 抗炎、解热 |
(二)药理作用
- 促进胃肠功能:挥发油中的茴香脑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蠕动,缓解腹胀、便秘,同时抑制胃肠道异常蠕动,止吐止泻。
- 抗菌抗炎:茴香脑、茴香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 镇痛作用:通过提高痛阈,缓解寒性疼痛,对寒疝腹痛、痛经等有显著效果。
- 雌激素样作用:茴香脑具有微弱雌激素活性,可改善更年期症状,调节女性内分泌。
- 抗氧化与抗衰老:黄酮类成分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延缓细胞衰老。
临床应用与配伍
茴香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症配伍伍,以下为常见应用场景:
应用病症 | 病机 | 常用配伍 | 代表方剂 |
---|---|---|---|
寒疝腹痛 | 寒凝肝脉,气滞血瘀 | 乌药、荔枝核、吴茱萸、肉桂 | 天台乌药散 |
脘腹胀满、食少 | 脾胃气滞 | 陈皮、木香、砂仁、生姜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
寒性痛经 | 寒凝胞宫,气血不畅 | 当归、川芎、肉桂、艾叶 | 温经汤加减 |
肾虚尿频 | 肾阳不足,膀胱失约 | 杜仲、续断、益智仁、桑螵蛸 | 菟丝子丸加减 |
睾丸偏坠 | 肝经气滞,寒湿下注 | 橘核、川楝子、延胡索、青皮 | 橘核丸加减 |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 阴虚火旺者慎用:茴香性温燥,阴虚火旺者(症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服用后可能加重“上火”症状。
- 孕妇慎用:虽有温肾安胎之效,但过量可能刺激子宫,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宜与寒凉药同用:如黄连、栀子、石膏等,以免降低其温通之性。
- 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眼结膜充血等不良反应。
历史记载与现代研究
历史记载:
《名医别录》最早记载茴香“主诸臭,恶气,调中,止痛”;《本草纲目》言其“温肾治气,开胃止呕,调中止痛”;《本草汇言》强调其“于诸气之中,尤主膀胱冷气”,历代医家多用于寒性疼痛、脾胃气滞等症。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茴香的抗菌、抗炎、促胃肠蠕动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茴香挥发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行业,作为天然香料和防腐剂,其雌激素样作用也为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茴香和小茴香有区别吗?
答:中药中“茴香”与“小茴香”通常指同一植物——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无本质区别,只是地域或习惯称呼差异,需注意,与“大茴香”(八角茴香,木兰科植物)不同,大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醚,功效偏于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两者不可混用,茴香嫩叶(茴香菜)为蔬菜,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可促进消化,但药用效力远不及果实。
问题2:茴香可以长期服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答:茴香性温,短期适量服用(如1-2周)安全性较高,但不宜长期过量服用,长期过量可能导致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阴虚火旺者尤其需谨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服用后出现不适,如腹痛加剧、皮疹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建议根据体质调整用量,长期服用需定期咨询中医师,避免药物依赖或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