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学名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又名七叶胆、小苦药、甘茶蔓等,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等地的亚热带至暖温带山区,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份是其主要产区,其中秦岭以南的山区资源尤为丰富,作为传统中草药,绞股蓝在《本草纲目》《救荒本草》等古籍中早有记载,现代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广泛的药理活性与保健价值,被誉为“南方人参”,兼具药用与食用双重价值。
形态特征
绞股蓝植株细弱,攀援或匍匐生长,茎长达3-5米,具纵棱,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卷须常2分叉或不分叉,叶鸟足状复叶,通常由5-7枚小叶组成,小叶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疏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长3-7厘米,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冠黄白色,裂片披针形,果实球形或近球形,成熟时黑色,内含2-4粒种子,种子卵形,灰褐色,全草入药,以干燥带叶藤茎或全草为佳,采收期为秋季,晒干或阴干后切段备用。
性味归经
根据《中华本草》及现代中药学记载,绞股蓝性甘、苦,味寒,归脾、肺、肾经,其甘能补益,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兼具补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健脾消食之效,既可扶正,又能祛邪,适用于虚实夹杂之证,尤宜于气阴两虚、热毒蕴结所致的多种病症。
主要成分
绞股蓝的药理活性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目前已从中分离出皂苷、多糖、黄酮、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绞股蓝皂苷是其核心功效成分。
成分类别 | 主要成分示例 | 含量范围(干重) | 主要生理功能 |
---|---|---|---|
绞股蓝皂苷类 | 绞股蓝皂苷A、B、C、D、F、G等(共达100余种) | 2%-5% | 调节血脂、降血糖、抗疲劳、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
多糖类 | 绞股蓝多糖(GPS) | 1%-3% | 增强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辅助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 | 1%-0.5% | 清除自由基、抗炎、保护心血管 |
氨基酸类 | 含17种以上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 | 8%-12% | 补充营养、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体力 |
微量元素 | 锌、硒、铁、钙、镁等 | 05%-0.1% | 参与酶活性调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
功效作用
中医传统功效
-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以及肺热咳嗽、痰黏色黄等症,单用或配伍党参、茯苓、陈皮等,可增强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效。
-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或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现代常用于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等热毒炽盛之证。
- 补气养阴,安神益智:对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心烦口渴有较好调理作用,可配伍麦冬、五味子、酸枣仁等养阴安神药。
现代药理研究
- 调节血脂与心血管保护:绞股蓝皂苷能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转化与排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 降血糖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辅助用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尤其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效果显著。
- 抗疲劳与增强免疫力:可减少运动后血乳酸堆积,提高肝糖原储备,增强机体耐力;同时能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富含黄酮、多糖及硒元素,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完整性,延缓皮肤老化,降低老年病发生风险。
- 抗肿瘤辅助作用:绞股蓝皂苷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增强放化疗疗效,减轻毒副作用,用于肺癌、肝癌、胃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临床应用
- 高脂血症:单用绞股蓝总苷片(每片含绞股蓝总苷20mg),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8周,可显著降低TC、TG,升高HDL。
- 糖尿病:绞股蓝与黄芪、山药、麦冬等配伍制成煎剂,或服用绞股蓝胶囊,可改善口渴乏力、多食易饥等症状,辅助控制血糖。
- 慢性疲劳综合征:绞股蓝泡茶饮(每日10-15g),或配合红枣、枸杞,可缓解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心悸气短等。
- 肿瘤辅助治疗:在放化疗期间,配合绞股蓝提取物(每次40mg,每日3次),可减轻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20g,或鲜品30-60g,宜文火久煎2次,合并药液分服。
- 泡茶饮:绞股蓝茶(干燥茎叶)3-6g,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代茶频饮,可反复冲泡3-5次。
- 研末吞服:将绞股蓝干燥后研细末,每次3-6g,温水送服,适用于不便煎煮者。
- 中成药:绞股蓝总苷片(每次2-3片,每日3次)、绞股蓝胶囊(每次1-2粒,每日3次),需遵医嘱服用。
注意事项
- 体质禁忌:绞股蓝性寒,脾胃虚寒(如腹痛、腹泻、畏寒肢冷)、阳虚体质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以免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 长期服用:长期服用绞股蓝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胀),建议餐后服用;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
- 特殊人群: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的患者,需监测相关指标,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绞股蓝可以长期泡水喝吗?需要注意什么?
A:绞股蓝性偏寒凉,健康人群短期泡水饮用(如1-2周)通常安全,但长期连续服用(超过1个月)需注意:① 脾胃虚寒者易出现腹泻、腹痛,建议搭配生姜、大枣等温性食材中和药性;② 每日用量控制在5-10g,避免过量;③ 若出现食欲减退、头晕等不适,应暂停服用并咨询医师;④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病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Q2:绞股蓝和人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适合日常保健?
A:绞股蓝与人参均属补气药,但功效侧重不同:人参性温,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适用于气虚欲脱、重症体虚者,实证、热证及高血压患者慎用;绞股蓝性寒,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兼具补虚与清热的特性,适用于气阴两虚、夹有热毒或痰湿者,如疲劳伴口干咽痛、高脂血症等,日常保健中,若无明显虚寒症状(如畏寒、便溏),且存在熬夜、压力大、饮食油腻等情况,绞股蓝更温和安全,不易上火;若体质偏寒、易疲劳乏力,且无热证,可短期少量服用人参,或选择党参、太子参等平补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