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紫草的功效、应用场景与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其根色紫,能染物,故名“紫草”,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活血消斑之功效,常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

中草药紫草

紫草的来源与历史沿革

紫草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此后历代医著多有论述,如《本草纲目》言其“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本草经疏》指出紫草“为入血凉血之要药,故治斑疹、痘毒,能利大便”,古代紫草除药用外,还因其色素成分被用作染料,故又有“紫丹”“茈草”等别名。

现代药用紫草主要为三种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主产于新疆、西藏,根呈长圆柱形,红棕色或暗紫色,质地松软,习称“软紫草”;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主产于东北、华北、华东,根呈略扭曲的圆柱形,紫红色,质地较硬,称“硬紫草”;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性状与新疆紫草相似,根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三者均以条粗长、色紫、皮厚者为佳。

紫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紫草的活性成分复杂,主要包括萘醌类化合物、酚酸类、多糖、脂肪酸及挥发油等,其中萘醌类是主要药效物质,以紫草素(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等为代表。

中草药紫草

(一)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1. 萘醌类化合物:紫草素是紫草中含量最高的萘醌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紫草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须癣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有体外灭活作用;还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对肝癌、宫颈癌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2. 酚酸类成分:如咖啡酸、绿原酸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同时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局部微循环。
  3. 多糖类:紫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
  4. 脂肪酸及挥发油:如亚油酸、棕榈酸等,具有滋润皮肤、修复黏膜屏障的作用,常用于皮肤科制剂。

(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1. 抗炎与免疫调节:紫草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对急性炎症(如大鼠足肿胀)和慢性炎症(如关节炎)均有抑制作用;多糖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 促进伤口愈合:紫草素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加速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外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创面感染,常用于烧伤、溃疡、湿疹的治疗。
  3. 抗肿瘤作用:紫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性,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对多种实体瘤有效,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低。
  4. 其他作用:紫草还具有抗生育(抑制精子活力)、降血糖、保肝等作用,为拓展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紫草的临床应用与制剂

紫草在临床应用广泛,内服、外用皆可,常用于治疗皮肤科、妇科及感染性疾病。

(一)传统应用

  1. 斑疹、麻疹不透:紫草性寒入血,能清热凉血、解毒透疹,常与蝉蜕、牛蒡子、升麻配伍,如《伤寒六书》紫草快斑汤,用于麻疹初期、疹出不畅或色紫暗者。
  2. 疮疡、湿疹:紫草解毒消肿、敛疮生肌,外用可治疗热毒蕴结所致的痈肿疮疡、湿疹、丹毒等,单用研末调敷,或与黄连、黄柏、地榆等煎汤外洗。
  3. 水火烫伤:紫草油(紫草与麻油熬制)是民间常用的烫伤良药,能清热止痛、促进创面修复,现代临床仍广泛使用。
  4. 血热出血:紫草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等,常与生地、赤芍、丹皮等同用。

(二)现代制剂

  1. 外用制剂:紫草膏(含紫草、当归、地黄等)用于湿疹、皮炎、溃疡;紫草油溶液用于烫伤、压疮;紫草提取物软膏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 口服制剂:紫草片(含紫草素)用于治疗肝炎、扁平疣;紫草注射液用于抗病毒治疗(如流感、病毒性疱疹)。
  3. 化妆品:紫草提取物作为天然色素和护肤成分,添加于面霜、面膜中,具有抗炎、抗氧化、美白作用,常用于敏感肌、痤疮肌护理。

(三)常见紫草品种及特征比较

品种 植物来源 性状特征 主产地 主要成分
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根呈长圆柱形,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半透明,质松软 新疆、西藏 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含量高)
紫草(硬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根略扭曲,圆柱形,长3-14cm,直径0.5-3cm,表面紫红色,有纵皱纹,质硬而脆 东北、华北 紫草素、去氧紫草素
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长6-20cm,直径0.5-3cm,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易脱落 内蒙古、甘肃 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

紫草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紫草虽功效卓著,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便溏者慎用(性寒易伤脾胃);孕妇禁用(紫草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过敏体质者需慎用,外用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熬油或研末调敷,紫草素易受热破坏,煎煮不宜久煎(一般后下)。
  3.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口服后可能出现恶心、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外用偶见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停药后可缓解。
  4. 配伍禁忌: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等温燥药同用(降低清热凉血功效);忌与藜芦同用(“十八反”配伍禁忌)。

相关问答FAQs

Q1:紫草和紫苏是同一种药材吗?
A:不是,紫草与紫苏虽名称相似,但来源、功效完全不同,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根,性寒,功善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紫苏为唇形科植物茎叶或果实,性温,功善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安胎,二者科属、性味、主治均无关联,不可混淆。

中草药紫草

Q2:紫草外用出现过敏反应怎么办?
A:若使用紫草制剂后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丘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将残留药物洗净,症状较轻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若出现水疱、糜烂或全身反应(如发热、皮疹蔓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进行脱敏治疗,使用紫草前,建议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小面积试用,无不适后再用于患处。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性病有效吗?安全风险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是否真的有效?如何正确使用才安全有效?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