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精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副作用及食用禁忌分别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自古以来便被视作滋补佳品,其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核心功效,在中医临床与日常养生中应用广泛,以下从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中药材黄精的功效与

传统功效:多系统调理的“补中之品”

黄精在历代医籍中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言其“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名医别录》称其“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补气养阴,调理气阴两虚

黄精既能补脾气,又能养脾阴,是调理气阴两虚的良药,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少饮等症状,黄精可单用或配伍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若兼有肺阴不足,症见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则常与沙参、麦冬、百合等养阴润肺药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黄精膏”,即以黄精为主料,配伍地黄、天冬等,用于肺虚燥咳、津伤口渴。

健脾润肺,改善肺脾功能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肺主气,司呼吸,黄精通过健脾助运,可改善气血生化之源,使肺气得充;同时其质地滋润,能补肺阴、润肺燥,对肺脾气虚所致的咳喘、气短、自汗等有较好疗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脾两虚者,常配伍黄芪、茯苓、五味子等,以健脾益气、敛肺止咳。

补肾益精,延缓衰老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黄精入肾经,能补益肾精,改善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健忘等症状。《本草图经》记载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民间亦有“久服轻身延年”之说,对于老年肾虚、精血不足者,可配伍枸杞、菟丝子、何首乌等,增强补肾填精之效。

养心安神,缓解虚烦不眠

心主神明,心阴不足或心气血亏虚可导致心悸、失眠、多梦,黄精通过补气养阴,能濡养心神,常配伍酸枣仁、柏子仁、茯苓等,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虚烦不眠、心悸怔忡,如归脾汤中佐以黄精,增强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之力。

中药材黄精的功效与

现代药理研究:多靶点作用的物质基础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精多糖、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微量元素(如锌、硒、铁),其功效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

黄精多糖是黄精免疫调节的核心成分,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从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黄精多糖还能双向调节免疫亢进或免疫低下状态,如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小鼠,可抑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减轻组织损伤。

调节代谢,辅助降血糖、降血脂

黄精多糖和皂苷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等途径降低血糖,其作用机制与二甲双胍有协同效应,且不易引起低血糖,黄精中的黄酮类成分可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对高脂血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抗氧化、延缓衰老

黄精富含的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及硒元素,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如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如MDA)的生成,从而保护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延缓细胞衰老,实验显示黄精提取物可延长果蝇、家蚕等模式生物的寿命。

保护心脑血管,改善循环

黄精皂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同时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损伤,其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中药材黄精的功效与

抗疲劳、增强体力

黄精中的氨基酸(如精氨酸)和多糖可为机体提供能量,促进肌肉糖原合成,减少乳酸堆积;同时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减轻应激导致的疲劳感,研究显示黄精提取物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酸激酶水平,提示其具有抗疲劳作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示例

黄精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以下为常见应用场景:

功效 适用证型 经典配伍 用法举例
补气养阴 气阴两虚(乏力、口干、自汗) 党参、麦冬、五味子 黄精20g,党参15g,麦冬10g,煎水服
健脾润肺 脾肺气虚(咳嗽、食欲差) 白术、茯苓、陈皮、紫菀 黄精15g,白术10g,茯苓15g,炖瘦肉
补肾益精 肾虚精亏(腰酸、耳鸣、白发) 枸杞、菟丝子、制何首乌、黑芝麻 黄精10g,枸杞10g,菟丝子10g,煮水代茶
调节代谢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山药、天花粉、丹参、山楂 黄精30g,山药20g,天花粉15g,煎汤分服

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黄精性质滋腻,脾虚有湿、中焦虚寒、咳嗽痰多、腹胀便溏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湿气或寒滞;急性感染、实热证患者需慎用。
  2. 用量与炮制:内服常用量10-30g,生黄精可能刺激咽喉,多经九蒸九晒(制黄精)后使用,以增强补益作用、降低滋腻性。
  3. 药物相互作用:黄精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与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降脂药(如他汀类)合用时,需监测血糖、血脂,避免药效过强。
  4. 长期服用:作为滋补品,长期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以1-3个月为一疗程,避免过量导致腹胀、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相关问答FAQs

Q1:黄精和玉竹都是百合科植物,功效上有何区别?
A:黄精与玉竹均为百合科滋阴药,但功效侧重不同:黄精以“补”为主,补气养阴、健脾益肾,适用于气阴两虚、肾精不足,常用于体质虚弱、年老体衰者;玉竹以“滋”为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侧重肺胃阴虚,如燥咳、干渴、阴虚外热,其滋阴之力较黄精清润,而不具黄精的补益脾气、补肾益精之效,简单说,黄精“补而兼润”,玉竹“滋而不燥”。

Q2:黄精可以长期泡水喝吗?健康人群适合长期服用吗?
A:健康人群不建议长期大量泡水喝,黄精虽为滋补佳品,但性质滋腻,长期服用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滋腻碍脾”症状,若确需长期调理(如气阴两虚体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短期服用(如1-2个月),并配合陈皮、砂仁等理气健脾药,同时定期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脚气有效吗?哪种方法更可靠?
« 上一篇 昨天
通筋草作为中草药,其通筋活络功效如何正确应用与搭配?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