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树枝一样的药材是什么?有何独特功效及用途?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在传统中医药材中,有一类以植物枝条、嫩枝或藤茎入药的品种,它们形态上多保留着树枝的分枝、节、芽等特征,宛如自然生长的枝桠,既是药用部位,也承载着植物的生命脉络,这类药材因来源、部位的不同,性味与功效各异,但多与祛风湿、通经络、调气血相关,在临床应用中独具特色,常见的如桂枝、桑枝、夜交藤、松节等,不仅形态可辨,更在中医理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像树枝一样的药材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红棕色至棕色,可见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至浅黄棕色,中心有髓,其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关节痹痛等症,若与白芍配伍,可调和营卫,治风寒表虚之汗出恶风。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具细纵纹及灰白色点状皮孔,质坚韧,难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性微苦,平,归肝经,功专祛风湿、利关节,尤善治风湿痹痛所致的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拘挛,可单用煎服,或配伍威灵仙、防己等增强疗效。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呈长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有扭曲纵纹及点状皮孔,质硬,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黄白色,导管孔明显,中心有髓,其性甘、微苦,平,归心、肝经,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既治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又可用于血虚身痛、风湿痹痛,是临床调理心神与通络的常用药。

松节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等干燥的瘤状节或分枝节,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纵棱,质坚硬,断面黄白色至浅棕色,髓小或中空,性苦、温,归肝、肾经,功擅祛风燥湿、舒筋活络,多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尤其对寒湿偏盛、筋骨拘挛者效果显著,可配伍独活、牛膝等煎服。

像树枝一样的药材

这类药材的采收多在秋冬季,此时植物养分蓄积于枝条,药效较佳,采收后需除去杂质,洗净,润透或切段,干燥储存,需防潮防虫,以免霉变或有效成分流失,其应用时需注意辨证配伍,如桂枝性温热,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者忌用;桑枝性平,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以下是这类药材的形态特征与性味归经简表:

药材名称 来源 形态特征 性味归经
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红棕色至棕色,质硬脆,断面黄白色,有髓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桑枝 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 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灰黄色,有纵纹及皮孔,质坚韧,断面纤维性 微苦,平;归肝经
夜交藤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长圆柱形,稍扭曲,表面紫红色,有纵纹,断面皮部紫红,木部黄白色 甘、微苦,平;归心、肝经
松节 松科植物油松等干燥的瘤状节 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质坚硬,断面髓小或中空 苦、温;归肝、肾经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鉴别像树枝一样的药材真伪?
A1:鉴别时可从形态、气味、断面三方面入手,以桂枝为例,真品表面有细纵纹和点状皮孔,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香浓;伪品可能为其他树枝冒充,形态相似但断面颜色异常、无香气或气味淡,桑枝真品断面纤维性强,撕开可见白色毛丝;伪品可能质地松散,无此特征,还可通过水试(如夜交藤水浸液显淡红色)或火试(如松节燃烧松香气味)辅助鉴别,必要时送专业机构检测。

像树枝一样的药材

Q2:这类药材在煎煮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A2:煎煮时需根据药材特性调整方法,桂枝、桑枝等枝条类药材质地较硬,需先煎3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夜交藤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但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破坏有效成分,松节因质地坚硬,可先捣碎再煎,若方中含桂枝等辛温发散药,煎煮后宜趁热服用,以助发汗;若用于安神(如夜交藤),则宜睡前温服,此类药材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影响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北方中药材种植需解决哪些关键技术问题?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治脚气效果如何?这些草药能根治吗?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