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皮作为中药材,其功效、用法用量及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树皮,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类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其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历来被医家视为调神解忧之良药,合欢皮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如安徽、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夏秋二季剥取树皮,晒干或切段后生用,其性平,味甘,归心、肝、肺经,既可内服调理情志,又能外用消散痈肿,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其具有多方面药理活性,临床价值显著。

合欢皮 中药材

合欢皮的来源与性状

合欢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树皮灰褐色,小枝有棱角,无毛,疏生皮孔,二回羽状复叶,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4毫米,中脉靠近上缘,以约40度角斜向展开,夜间闭合,头状花序簇生于叶腋或枝顶,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淡红色,花期6-7月;荚果扁平,带状,长9-15厘米,宽1.2-2.5厘米,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果期8-10月。

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树皮,呈卷曲筒状或半筒状,长40-80厘米,厚1-3毫米,外皮灰棕色至灰褐色,稍粗糙,有横向皮孔及明显的纵向裂纹,有的树皮呈鳞片状剥落;内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白色,气微香,味淡、微涩,稍粘牙,以皮薄、色灰白、有纵纹、味苦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肝、肺经,其核心功效为“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解郁安神

合欢皮味甘性平,入心、肝二经,能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主治情志所伤所致的肝气郁结、心神不宁症症,症见精神抑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健忘易惊,或胸闷胁痛、善太息等,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肝主疏泄”,情志不遂易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进而扰及心神,合欢皮通过疏肝解以调畅气机,养心神以安定情志,使“肝气条达,心神安宁”,故可用于治疗郁证、失眠等情志类疾病。《本草汇言》载:“合欢皮,解肝郁之药也,又能安神志,和心气”,是其功效的精辟概括。

合欢皮 中药材

活血消肿

合欢皮味甘能活血,性平偏凉,入肝经血分,能活血化瘀、消散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瘀肿,以及肺痈、痈肿疮毒等症,对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瘀血肿痛、活动不利,可单用研末黄酒调服,或配伍当归、红花、赤芍等活血药以增强疗效;对于肺痈(肺脓肿)症见咳嗽、胸痛、咳吐脓痰者,常配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之品;对于痈肿疮毒、乳痈(乳腺炎)等,可内服外用,外用研末醋调敷患处,能消散肿毒。《本草纲目》言其:“消痈肿,续筋骨”,体现了其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合欢皮尚能和血、续骨,用于治疗筋骨折伤,单用或配伍自然铜、骨碎补等;部分古籍还记载其能“治肺痈吐臭”,与现代治疗肺痈清热排脓的思路一致。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合欢皮的药效物质基础丰富,主要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鞣质、挥发油、生物碱及多糖等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

主要化学成分

  • 三萜皂苷类:为合欢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合欢皂苷A、B、C、D、E( julibroside J1-J11)等,其中合欢皂苷A和E含量较高,是其解郁、镇静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 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异槲皮苷、芦丁等,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 鞣质:包括没食子酸、儿茶素等,具有收敛、止血、抑菌作用。
  • 挥发油:含月桂烯、芳樟醇、香叶醇等,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外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其他:含少量生物碱(如合欢胺)、多糖及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

药理作用

  • 镇静、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合欢皮皂苷能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的平衡,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产生镇静、催眠效果;动物实验显示,其能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减少自主活动,对抗焦虑模型小鼠的异常行为,类似抗抑郁药的作用,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有改善作用。
  • 抗炎、镇痛作用:黄酮类和三萜皂苷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PGE2)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显示,合欢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痛阈,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 活血化瘀与改善微循环:合欢皮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和骨折愈合,这为其治疗跌打损伤、瘀肿提供了实验依据。
  • 免疫调节作用:多糖类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对免疫功能低下有调节作用。
  • 保护心血管作用: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能降低血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预防作用。
  • 其他作用:合欢皮尚有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抗肿瘤(体外实验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等活性。

临床应用

合欢皮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病情配伍其他药物,内服煎汤、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合欢皮 中药材

情志疾病

  • 郁证(焦虑症、抑郁症):症见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胸闷胁痛,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逍遥散加减)、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如《中医内科杂病辨证纲要》用合欢皮配伍夜交藤、合欢花治疗肝郁失眠。
  • 心悸、失眠:因心肝血虚、心神失养所致者,配伍酸枣仁、柏子仁、丹参、五味子等,养血安神;因肝火上炎、扰动心神者,配伍栀子、淡豆豉、珍珠母等,清肝安神。

外科疾病

  • 跌打损伤、骨折瘀肿:单用研末黄酒送服,或配伍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如七厘散加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现代常用于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等,外用可促进瘀肿消退。
  • 肺痈(肺脓肿):症见咳嗽、胸痛、咳吐脓痰、腥臭,常配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桃仁(如千金苇茎汤加减),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 痈肿疮毒、乳痈:内服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外用合欢皮研末,醋或蜂蜜调敷患处,消散肿毒。

其他疾病

  • 筋骨折伤:配伍自然铜、骨碎补、续断等,续筋接骨,促进骨折愈合。
  • 肺痿(肺纤维化):部分医家用于治疗肺痿咳嗽、咳唾涎沫,配伍人参、麦冬、甘草等,益气养阴。

合欢皮临床常用配伍表

主治症状 配伍药材 功效协同作用
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养心安神,增强解郁安神效
肝气郁结、胸闷胁痛 柴胡、白芍、香附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当归、红花、乳香、没药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肺痈、咳吐脓痰 鱼腥草、芦根、冬瓜仁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合欢皮性平偏凉,过量易致腹泻);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对合欢皮过敏者禁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禁忌)。
  • 用药注意:合欢皮以解郁安神为主,若因痰热扰心或实火亢盛所致的失眠、狂躁,不宜单独使用,需配伍清热化痰、重镇安神之品;长期服用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合欢皮的研究不断深入,除传统功效的药理验证外,还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

  • 抗抑郁新药研发:合欢皂苷A、E等成分因具有多靶点抗抑郁作用,成为天然抗抑郁药物研究的热点,部分提取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
  • 皮肤护理应用:其黄酮类和鞣质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皮肤修复作用,被添加到护肤品中,用于改善敏感肌、抗衰老。
  •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合欢皮提取物能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减轻氧化应激,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合欢皮和合欢花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A:合欢皮与合欢花同源于豆科植物合欢,但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侧重亦有差异,合欢皮为树皮,性平偏凉,长于“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适用于肝郁失眠、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尤其适合兼有瘀滞或实证的郁证;合欢花为干燥花序,性平,味甘微苦,偏于“解郁理气、安神活络”,药性较轻,适用于轻症失眠、情绪低落、胸闷心烦,也可泡茶饮用,日常调理更常用,若以解郁安神为主且兼血瘀(如失眠伴头痛、舌有瘀斑),选合欢皮;若以轻症情绪不畅、胸闷为主,或需日常保健,选合欢花。

Q2:长期服用合欢皮会有副作用吗?需要注意什么?
A:合欢皮性平,常规剂量服用安全性较高,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一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因其含鞣质,过量可能刺激胃肠黏膜;二是肝肾功能影响,极少数敏感者可能出现肝酶升高、肾功能异常,需定期监测;三是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需立即停药,长期服用需注意:① 遵医嘱控制剂量,一般不超过15g/日;② 脾胃虚寒者配伍健脾温中药(如白术、干姜);③ 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用;④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用药前咨询专业医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种植企业如何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 上一篇 昨天
中药材桔梗种植需掌握哪些关键技术?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