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图片和名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中医药学的智慧结晶,从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到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草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天然属性,在医疗保健、养生调理等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识别中草药是了解中医药的第一步,本文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常见中草药的形态特征、名称及功效,帮助读者直观认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中草药图片和名称

根及根茎类中草药

根及根茎是中草药中常用的部位,多富含生物碱、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补益、清热、活血等功效,以下是几种常见根及根茎类中草药的特征与用途:

名称 图片特征 功效 适用场景
人参 主根呈圆柱形,顶端有“芦头”,下生“参体”,表面浅黄或黄白色,断面显菊花心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养血 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
黄芪 根长圆柱形,表面灰黄或浅棕,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显粉性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汗盗汗
甘草 根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沟纹及横长皮孔,断面显“菊花心”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痈肿疮毒、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当归 根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

全草类中草药

全草类中草药包括植物的地上部分,多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具有解表、清热、利湿等作用,其形态特征常作为识别关键:

名称 图片特征 功效 适用场景
薄荷 茎方形,对生叶,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揉碎后有清凉香气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
蒲公英 根圆锥形,叶基生呈莲座状,叶片披针形,边缘有波状齿,花黄色,果白色绒毛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疔疮肿毒、乳痈、瘰疬、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鱼腥草 茎紫红色,下部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搓碎有鱼腥味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热毒疮疡
金银花(全草) 茎缠绕,中空,多分枝,叶片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成对腋生,初白后黄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

花类中草药

花类中草药多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气味芬芳,具有疏肝、活血、凉血等功效,其花形、花色是识别重点:

中草药图片和名称

名称 图片特征 功效 适用场景
菊花 头状花序,外层舌状花白色或黄色,中央管状花黄色,气清香,味甘苦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玫瑰花 花半球形,花瓣叠层,紫红色或粉红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打伤痛
款冬花 花蕾呈长棒状,表面黄棕色或紫褐色,基部常有花梗,气香,味微苦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槐花 花朵皱缩呈团状,花瓣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微苦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

果实及种子类中草药

果实及种子类中草药富含油脂、蛋白质、生物碱等,多具消食、理气、润肠等作用,其形状、大小、表面纹理是识别关键:

名称 图片特征 功效 适用场景
枸杞 果实椭圆形或纺锤形,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味甜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消渴
山楂 果实近球形,表面深红色,有浅色小斑点,味酸微甜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高脂血症
决明子 种子菱方形,两端平行,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有光泽,味微苦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五味子 果肉呈鲜红色,表面皱缩,果肉柔软,味酸、甘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其他部位类中草药

除上述部位外,中草药的皮、叶、树脂等也常入药,各具独特功效与形态特征:

名称 图片特征 功效 适用场景
杜仲(皮) 树皮呈板片状或卷曲,表面灰褐色,有纵裂纹,内表面暗紫色,断面有细密银白色胶丝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肾虚腰痛、筋骨痿软、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紫苏(叶) 叶片卵形或圆卵形,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叶缘有圆锯齿,气清香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胸闷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荷叶 叶片圆形,叶面深绿色或黄绿色,叶背灰绿色,有粗脉,边缘微波状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便血崩漏

中草药识别注意事项

中草药识别需结合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气味等多维度判断,部分外观相似的中草药可能存在毒性差异(如细辛与杜衡),非专业人士切勿自行采挖或使用,建议在专业指导下选购或应用,以确保用药安全。

中草药图片和名称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快速识别常见中草药?
解答:识别中草药图片时,可重点关注四个维度:一是形态特征(如根的形状、花的排列、叶的边缘纹理);二是颜色(如枸杞的鲜红、黄连的暗黄);三是气味(如薄荷的清凉、鱼腥草的鱼腥味);四是生长部位(如人参的芦头、杜仲的胶丝),可借助专业图鉴(如《中国药典》附图)或识别APP(如“形色”“花伴侣”)辅助对比,避免仅凭单一特征误判。

问题2:中草药图片识别时需要注意哪些常见误区?
解答:常见误区包括:①仅凭颜色判断,如红花与菊花均为黄色,但红花为管状花,菊花为头状花序;②忽略生长环境,如生长在阴湿环境的薄荷与阳坡的薄荷在叶片大小上可能有差异;③混淆相似品种,如“断肠草”(钩吻)与金银花的花形相似,但断肠草全株有毒,需警惕“以假乱真”,建议识别时多方验证,不确定时咨询中医药专业人员。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贵州为何适合种植药材?气候土壤优势何在?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图片与名字如何精准对应?识别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