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盛产哪些道地药材,各有什么特色?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落差悬殊,气候类型涵盖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这种“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天然药库”和道地药材主产区,素有“千年药乡”“西北药都”的美誉,甘肃产药材种类超过1500种,其中道地药材30多种,在全国中药材布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药材产区带。

甘肃产什么药材

陇南山区: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带的“药中瑰宝”

陇南地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森林覆盖率高,是甘肃中药材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尤以补益类和祛湿类药材见长,这里盛产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陇药四大宗”中的核心品种,其中岷县当归(又称“岷归”)更是被誉为“妇科圣药”,头身肥大、质地坚实、气味浓郁,含挥发油、阿魏酸等成分,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占全国当归产量的70%以上,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陇南的半夏(“西半夏”)以圆整、洁白、毒性低闻名,是化痰止咳的常用药材;纹党参(产于文县、武都等地)根条粗壮、分支少、皮肉紧实,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显著,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还有杜仲、天麻、黄连等,依托山区生态优势,形成了“林下种植”的绿色产业模式。

定西-陇中黄土高原区:旱作农业区的“补药之王”

定西市及周边地区(包括渭源、陇西、通渭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特别适合根茎类药材的生长,是全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之乡”,陇西黄芪是这里的“金字招牌”,根条顺直、粉性足、味甘甜,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远超药典标准,被誉为“补气之长”,不仅供应国内中药企业,还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年交易量占全国的70%左右,渭源党参(“渭党”)则以“狮子盘头”特征闻名,根皮光润、肉质饱满,补中生津的效果极佳,是“党参之乡”的核心产品;还有陇西白条党参、通渭红花、安定柴胡等,依托“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等品牌,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甘南高原与临夏山区:高寒阴湿区的“特色珍品”

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海拔较高(2800-3800米),气候高寒阴湿,年均气温低,无霜期短,但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使得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充分,尤其适合生长耐寒、耐阴的高原特色药材,甘南的岷县当归(高海拔产区)、迭部当归品质上乘;红芪(与黄芪同科但不同种)根条粗壮、表皮红褐,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是甘肃独有的优势药材,出口量占全国的90%以上,临夏的和政县、康乐县是“西北贝母之乡”,岷贝(暗紫贝母)和川贝母的替代品在此规模化种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显著;还有卓尼的秦艽(祛风湿、清湿热)、碌曲的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临夏的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等,这些“高原珍品”因生长环境独特,药效显著,成为稀缺资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甘肃产什么药材

河西走廊:干旱绿洲区的“沙漠药材”

河西走廊地区(包括张掖、武威、酒泉、嘉峪关等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祁连山雪水和地下水灌溉形成了独特的绿洲农业区,适合种植耐旱、喜光的中药材,尤以“沙漠人参”和“滋补佳品”闻名,民勤县的甘草(“西甘草”)根长、皮厚、粉性足,甘草酸含量高达3.5%以上,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是中药配方中的“调和药”;敦煌、瓜州的锁阳寄生在白刺等植物根部,肉质肥厚、补肾阳、益精血,被誉为“沙漠圣果”;民勤、金塔的肉苁蓉(“沙漠人参”)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市场需求旺盛;酒玉门的板蓝根(抗病毒)、张掖的孜然(香料兼药用)、武威的小茴香(温阳散寒)等,依托绿洲灌溉优势,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基地,产品远销国内外。

甘肃主要道地药材一览表

药材名称 主要产区 性状特点 主要功效
当归(岷归) 陇南岷县、定西岷县 头身肥大、质地坚实、断面黄白、浓郁香气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黄芪(陇芪) 定西陇西、渭源 根条顺直、粉性足、味甘甜、表皮淡棕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党参(纹党、渭党) 陇南文县、定西渭源 根条粗壮、分支少、皮肉紧实、“狮子盘头”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大黄(铨黄) 定西礼县、陇南宕昌 锦纹明显、质地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红芪 甘南临潭、合作 根长圆柱形、表皮红褐、质坚而重、味甘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甘草(西甘草) 武威民勤、张掖临泽 根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锁阳 酒泉敦煌、金塔 肉质肥厚、呈扁圆柱形、棕褐色、味甘而涩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板蓝根 酒泉玉门 根圆柱形、表面灰黄、断面皮部黄白、木部黄色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斑

甘肃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从南到北形成了“南补北泻、东温西寒”的立体种植格局,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红芪、甘草等道地药材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还通过“一带一路”远销海外,成为甘肃对外贸易的“绿色名片”,近年来,甘肃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推进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让“千年药乡”的金字招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相关问答FAQs

Q1:甘肃的“四大陇药”具体指哪些药材?它们的主要产区在哪里?
A1:“四大陇药”通常指当归、黄芪、党参、大黄,均为甘肃道地药材的代表,当归主产于定西岷县(“中国当归之乡”),黄芪主产于定西陇西(“中国黄芪之乡”),党参主产于定西渭源(“中国党参之乡”)和陇南文县,大黄主产于定西礼县和陇南宕昌,这些药材因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被誉为“陇药之冠”。

甘肃产什么药材

Q2:为什么甘肃能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其地理气候优势有哪些?
A2:甘肃成为中药材主产区,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一是地形多样,涵盖高原、山地、丘陵、绿洲等多种地貌,形成“立体气候”,适合不同生态类型药材生长;二是气候复杂,从亚热带到温带、高寒气候均有分布,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000-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10-15℃),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积累;三是土壤富含矿物质,黄土、沙土、黑土等类型多样,且污染少,为药材生长提供了优质“营养库”;四是种植历史悠久,药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道地药材栽培技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胃酸反流烧心难忍,中草药有哪些调理妙招能快速缓解?
« 上一篇 今天
哪些药材能安神补脑?功效、用法及适用人群全解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