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材大全记载的从神农尝草到明清药典,究竟哪些药材最显智慧?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古代药材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庞大而系统的药材体系,这些药材多来源于自然界,涵盖植物、动物、矿物等,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在历代医籍中均有详细记载,构成了“古代药材大全”的深厚底蕴,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古代医家通过不断观察、实践与归纳,逐步完善了药材的采集、炮制、配伍理论,为人类健康事业留下了宝贵遗产。

古代药材大全

植物类药材:古代药材的主体

植物类药材在古代药材中占比最高,根据药用部位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全草等,其性味多与自然属性相关,如根茎类多性平味甘,叶类多性寒味苦,花类多性温味辛。

根茎类药材

根茎是植物地下部分,富含有效成分,是古代医家常用的药材,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黄芪,味甘性微温,《本草纲目》记载“黄芪,补药之长,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当归,味甘辛性温,为“妇科要药”,《本经》言其“主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甘草,味甘性平,能调和诸药,《名医别录》称其“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本草纲目》谓其“治五脏冷热,久下泄澼,湿瘦,下痢,消渴,疳疠,小儿腹痛,惊痫,治疮止腹痛”。

叶类与花类药材

叶类药材多取其轻清之性,如艾叶,味辛性温,能温经止血,《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桑叶,味甘苦性寒,疏散风热,《本草经集注》言其“除寒热出汗,主消渴”,花类药材多芳香走窜,如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能疏风清热,《神农本草经》称其“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谓其“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

果实与全草类药材

果实类药材多富含油脂或糖分,如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五味子,味酸性温,收敛固涩,《本草备要》称其“宁心神,益气生津,补虚劳,强阴”,全草类药材取其地上部分,如薄荷,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本草纲目》记载“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谓其“主治妇人乳腺增生,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

动物类药材:血肉有情之品

动物类药材多取其血肉、贝壳、分泌物等,古代医家认为“血肉有情之品”更易填补人体精微物质,如鹿茸、阿胶、麝香等。

古代药材大全

动物体与分泌物

鹿茸,味甘咸性温,补肾阳、益精血,《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阿胶,味甘性平,补血止血,《本草纲目》记载“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麝香,味辛性温,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本草纲目》称其“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小儿惊痫”;蝉蜕,味甘性寒,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本草纲目》谓其“主产难,下胞衣,治小儿惊痫,夜啼”。

矿物类药材:金石之药

矿物类药材多来源于自然矿物或加工品,性质多沉降,重镇安神、潜阳息风,如朱砂、石膏、芒硝等。

朱砂,味甘性微寒,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清热泻火,《神农本草经》记载“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芒硝,味咸苦性寒,泻下软坚、清热泻火,《本草纲目》谓其“实热燥结,行水泻火,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古代药材的应用特点

古代药材的应用讲究“辨证施治”,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选择药材,并注重炮制与配伍,炮制方法如酒制升提、醋制收敛、蜜制润肺等,可改变药性、减毒增效;配伍遵循“君臣佐使”,如桂枝汤中桂枝为君,芍药为臣,生姜、大枣为佐使,共奏调和营卫之效,古代药材的采集也讲究时节,如“春采叶,夏采花,秋采实,冬采根”,以确保药效最佳。

古代药材的现代价值

古代药材至今仍为中医药临床的基础,许多药材的有效成分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如青蒿素(来自青蒿)治疗疟疾、黄芩素(来自黄芩)抗菌消炎等,古代药材的炮制理论、配伍原则仍对现代中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古代药材大全

相关问答FAQs

Q1:古代药材是否都适合现代使用?
A:并非所有古代药材都适合现代使用,古代受限于认知水平,部分药材可能存在毒性或使用禁忌,如朱砂含汞,长期服用易致汞中毒;部分药材的功效描述缺乏现代科学验证,需结合药理研究及临床规范使用,现代生态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药材成分改变,需通过现代检测确保安全性。

Q2:古代药材的炮制方法对药效有何影响?
A:炮制是古代药材应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药效,如酒制升提,酒性热,可引药上行,如酒当归增强活血作用;醋制收敛,醋性酸,可缓和药性、引药入肝,如醋白芍增强柔肝止痛;蜜制润肺,蜂蜜性平,可润燥止咳,如蜜甘草增强补脾润肺效果,炮制还能减毒,如生半夏有毒,姜制后可降低毒性,增强化痰止咳之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大力王药材究竟是何物?真有强健筋骨、增大力气的功效吗?
« 上一篇 今天
道地药材标准是什么?如何制定以保障药材道地可靠?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