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而成,其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是临床常用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等功效,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中应用广泛,历代医家对其功效论述颇详,现代药理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桂枝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肌,调和营卫
桂枝性辛温,能发散风邪,其发汗之力较缓,兼能透达营卫,常与白芍配伍,治疗风寒表证及营卫不和之证,风寒外袭,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症见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等,以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为代表方,方中桂枝辛温解肌,白芍酸敛和营,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邪去而不伤正,汗止而不留邪,对于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者,常与麻黄配伍,如麻黄汤,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又能温通经脉,使邪从表解,桂枝对于表虚自汗、体虚外感者尤为适宜,因其发汗而不峻猛,兼有扶正之效。
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桂枝辛温善行,能温通经络,驱散寒邪,为治疗寒凝血滞诸痛要药,寒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见肢体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如《伤寒论》中“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桂枝配附子增强温阳散寒之力,对于寒凝血滞之痛经、闭经,常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桂枝温通血脉,吴茱萸散寒止痛,当归养血调经,若胸阳不振,寒邪内侵,胸痹心痛,症见胸闷痛、甚至彻背,多与枳实、薤白配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温通心阳,散寒通痹,使胸阳得振,血脉畅通。
助阳化气,利水消肿
桂枝能温助阳气,蒸腾气化,尤其适用于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内停诸证,若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停聚,症见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常与茯苓、白术、泽泻同用,如五苓散,桂枝温阳化气,助膀胱气化,使水湿从小便而去,若心阳不足,水饮内停,症见心悸、头晕、目眩、小便短少,或下肢水肿,常与茯苓、白术、生姜配伍,如苓桂术甘汤,桂枝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使水饮得化,心阳得复,对于脾阳不足,寒湿中阻之脘腹冷痛、泄泻,常与干姜、白术同用,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平冲降逆,温通心阳
桂枝能温通心阳,平降冲逆,常用于心阳虚弱,心下悸动、欲得按抚者,如《伤寒论》中“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中,桂枝温通心阳,平冲降逆,配茯苓淡渗利水,使水饮去,心阳复,冲逆止,若肾阳不足,寒气上逆之“奔豚”证,症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常与茯苓、生姜、白术配伍,如桂枝加桂汤,桂枝温肾阳,散寒邪,平冲降逆,使冲逆之气得平。
桂枝的配伍应用(表格)
配伍药物 | 功效协同 | 主治病症 | 代表方剂 |
---|---|---|---|
白芍 | 桂枝辛温解肌,白芍酸敛和营,一散一收 | 风寒表虚有汗、营卫不和(恶风发热、汗出、头痛) | 桂枝汤 |
麻黄 | 桂助麻发汗解表,麻助桂温通经脉 | 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 麻黄汤 |
附子 | 桂枝温通经脉,附子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 风寒湿痹、阳虚外感(肢体关节冷痛、畏冷、脉沉细) | 桂枝附子汤 |
茯苓 | 桂枝温阳化气,茯苓淡渗利水 | 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水肿、泄泻) | 五苓散 |
当归、吴茱萸 | 桂枝温通血脉,当归养血调经,吴茱萸散寒止痛 | 寒凝血滞之痛经、闭经(小腹冷痛、经血有块) | 温经汤 |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含挥发油(桂皮醛、桂皮酸等)、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 解热镇痛抗炎:桂枝挥发油能通过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发汗散热,具有解热作用;桂皮醛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疼痛反应,对关节炎、肌肉疼痛有缓解作用。
- 改善循环:桂枝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抗心肌缺血;同时促进外周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末梢循环障碍。
- 调节免疫:桂枝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免疫低下有调节作用。
- 抗病原微生物:桂枝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 利尿作用:桂枝中的成分能增加肾血流量,促进钠离子排泄,产生利尿效果,有助于水湿内停证的改善。
使用注意
桂枝性温,实热证、阴虚火旺者忌用;血热妄行(如咯血、吐血、衄血)者慎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以免耗伤阴血或动胎,桂枝不宜与赤石脂、禹余粮等矿物药同用,因“十九畏”中“官桂能杀石脂”,可能影响药效。
相关问答FAQs
问:桂枝和肉桂都是桂树的部位,功效有何区别?
答:桂枝与肉桂同出一源,但部位不同,功效侧重有别,桂枝为肉桂的干燥嫩枝,性辛温,归心、肺、膀胱经,长于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多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水湿内停等表证及经络病证;肉桂为肉桂树的干燥树皮,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长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血脉,多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脘腹冷痛、寒湿痹痛等里寒重症及阳虚证,桂枝偏于“解表通络”,肉桂偏于“温里补阳”。
问:桂枝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答:桂枝不宜长期服用,桂枝性辛温,长期服用易耗伤阴血,导致口干咽燥、便秘、心烦、失眠等阴虚火旺症状;若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桂枝中毒”,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甚至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需根据辨证结果,中病即止,或遵医嘱配伍养阴药(如麦冬、白芍)以制约其温燥之性,避免副作用,特殊人群(如阴虚体质、孕妇、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