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一般都包括哪些植物、动物或矿物?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药材是中医学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涵盖了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部分加工制品,药材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归纳,形成了完整的药材体系,现代对药材的分类更加科学,通常按来源、药用部位、功效等维度划分,以下从主要来源类别、加工炮制品、特殊药材类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药材包括什么

植物类药材

植物类药材是中药资源中最庞大的一类,占药材总数的80%以上,来源于各种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部位,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

根及根茎类

指药用植物地下部分,包括根(如黄芪、甘草)和根茎(如黄连、姜),此类药材多含生物碱、苷类等有效成分,功效以补气、清热、活血为主,黄芪根补气升阳,黄连根茎清热燥湿,甘草根调和诸药。

茎木类

包括植物的茎(如麻黄茎发汗解表)、木质茎(如沉香行气止痛)、藤茎(如鸡血藤活血舒筋)及茎髓(如通草清热利尿),此类药材多用于祛风湿、通经络、行气活血,如鸡血藤常用于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叶类

指植物的干燥叶,如艾叶(温经止血)、大青叶(清热解毒)、枇杷叶(降气止咳),叶类药材多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功效以解表、清热、止血为主,艾叶常用于虚寒性出血,大青叶用于温病高热、斑疹。

花类

包括干燥的花(如金银花清热解毒)、花序(如菊花疏散风热)、花蕾(如丁香温中降逆)及花粉(如松花粉收敛止血),花类药材多质地轻扬,含挥发油,功效多为疏风、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要药,菊花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

果实及种子类

果实类如山楂(消食化积)、枸杞(滋补肝肾),种子类如决明子(清肝明目)、苦杏仁(止咳平喘),此类药材多含有机酸、脂肪油、苷类,功效以消食、理气、润肠、止咳为主,山楂善消肉食积滞,决明子常用于肝火目赤。

药材包括什么

全草类

指植物的地上全草或地上部分,如薄荷(疏散风热)、蒲公英(清热解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全草类药材功效广泛,多用于解表、清热、利尿、止血,薄荷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咽痛,蒲公英用于乳痈、疔疮肿毒。

菌藻类

包括真菌(如灵芝补气安神、茯苓健脾渗湿)和藻类(如昆布消痰软坚、海藻消痰利水),菌类药材多含多糖、三萜类,功效以补益、安神、利水为主,茯苓常用于脾虚水肿、心悸失眠;藻类多用于瘿瘤、瘰疬,如昆布、海藻常配伍用于甲状腺肿大。

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来源于动物的全体、部分器官、分泌物、排泄物及加工品,占药材总数的10%左右,功效多以滋补、活血、祛风、通络为主。

  • 全体类:如地龙(蚯蚓,清热息风、通络利尿)、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地龙常用于高热惊厥、中风后遗症,全蝎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
  • 角甲类:如鹿茸(幼角,补肾阳、益精血)、龟甲(龟腹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鹿茸是名贵补药,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龟甲常用于阴虚潮热、小儿囟门不合。
  • 分泌物及排泄物:如麝香(鹿科动物麝的分泌物,开窍醒神、活血通络)、蝉蜕(蝉若虫的蜕壳,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麝香用于热病神昏、心腹暴痛,蝉蜕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
  • 其他:如阿胶(驴皮熬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海马(补肾壮阳、散结消肿),阿胶常用于血虚萎黄、虚劳咳嗽,海马用于阳痿遗精、癥瘕积聚。

矿物类药材

矿物类药材来源于自然界的矿物或矿物加工品,占药材总数的5%左右,多含无机化合物,功效以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为主。

  • 重镇安神类:如朱砂(硫化汞,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但需注意毒性,不宜久服。
  • 平肝潜阳类:如赭石(氧化物类矿物,平肝潜阳、重镇降逆),用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
  • 清热泻火类:如石膏(含水硫酸钙,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烦渴、肺热咳嗽。
  • 软坚散结类:如芒硝(含水硫酸钠,泻下软坚、清热消肿),用于实热便秘、乳痈初起。

加工炮制品

药材多需经过加工炮制后入药,以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改变药性或便于储存,常见炮制方法及代表药材包括:

炮制方法 代表药材 炮制目的
酒制 黄芪、当归 引药上行,增强补气活血作用
醋制 白芍、香附 增强柔肝止痛、疏肝解郁功效
蜜制 甘草、款冬花 增强润肺止咳、补中益气作用
炒制 炒莱菔子、焦山楂 缓和药性,增强消食化积功效
煅制 煅牡蛎、煅石膏 增强收敛固涩、清热泻火作用
研末 三七、珍珠 便于吸收,增强活血定惊功效

特殊药材类型

除上述主要类别外,还有部分特殊类型的药材,如:

药材包括什么

  • 道地药材:指特定产区、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传统药材,如四川的川贝母、浙江的杭白菊、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道地药材的形成与产地气候、土壤、栽培技术密切相关,是药材品质的重要保障。
  • 民族药材:指各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应用的药材,如藏药的红景天、藏红花,蒙药的肉苁蓉、锁阳,维药的孜然、红花等,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经验。

药材的现代发展与保护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药材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化学分析、药理实验等手段明确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如青蒿素从青蒿中提取用于抗疟,麻黄素从麻黄中提取用于平喘,为保护药材资源,需合理采挖、人工栽培(如人参、三七种植)及濒危药材替代品研究(如用水牛角替代犀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药材是否越贵越好?疗效与价格成正比吗?
A1:并非如此,药材的价值取决于疗效、稀缺性、炮制工艺及市场需求,而非单纯价格,普通感冒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即可,无需选用名贵的人参、鹿茸;而部分低价药材如蒲公英、车前草,在特定病症中疗效显著,道地药材因品质优、疗效好,价格可能较高,但非道地药材若炮制得当、对症使用,同样有效,用药需辨证施治,而非以价格论优劣。

Q2:如何辨别中药材的真伪?购买时需要注意什么?
A2:辨别中药材真伪需结合外观、气味、质地及理化特征:

  • 看外观:正品药材有固定的形态特征,如黄芪根呈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伪品可能形态异常,如用豆科植物冒充黄芪,断面无“菊花心”。
  • 闻气味:正品有独特气味,如麝香有浓郁香气,阿胶有“琥珀气”;伪品气味淡或刺鼻,如用动物皮冒充阿胶,气味腥臭。
  • 尝味道:正品味道符合药典记载,如黄连味极苦,甘草味甜;伪品味道差异大,如用胡黄连冒充黄连,味苦但无黄连的燥性。
    购买时需选择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索要检验报告,避免来源不明的药材,尤其是毒性药材(如附子、朱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商易如何破解药材交易中的效率与信任难题?
« 上一篇 今天
凉血药材有哪些功效?哪些人群适合使用?使用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