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又名岩柏草、铺地柏、四叶莲、打不死、石柏等,是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多生长于我国南方阴湿的岩石缝隙、林下、路边或草丛中,全草入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民间常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深受历代医家的重视,以下从来源、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对地柏进行详细介绍。
地柏的来源与形态特征
地柏为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L.)Vasc. et Franco的全草,多年生草本,主茎直立或斜升,高15-45厘米,基部常具匍匐茎,枝条呈二叉状分枝,细而柔软,绿色或黄绿色,密生鳞叶,叶螺旋状排列,4列,侧叶2列,卵状披针形,长约2-3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微齿;中叶2列,较小,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部有纵沟,腹面有白色小点,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圆柱形,长2-5厘米,黄褐色;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有长尖,边缘有膜质白边,孢子囊圆肾形,生于孢子叶腋内,孢子四面体形,黄色,其植株低矮,铺地生长,故有“铺地柏”之名;因叶片细密如鳞,又被称为“石柏”。
地柏的性味归经
地柏性辛、甘,平,归肝、脾、肾经,其性平和,味辛能行散,甘能缓补,既可祛邪,又能扶正,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安全中药。
项目 | |
---|---|
性味 | 辛、甘,平 |
归经 | 肝、脾、肾经 |
地柏的功效主治
地柏具有利湿通络、止血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痢疾、肺热咳嗽、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烫伤等病症。
-
利湿通络:地柏味辛能行,性平偏凉,善于走窜经络,可通利关节、祛除风湿,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腰腿疼痛等症,尤其对湿热痹痛效果显著,若配伍威灵仙、防己等药材,可增强祛风湿、通经络之效;若兼有肝肾亏虚,可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
止血止咳:地柏味甘能缓,性平偏凉,入肝经血分,有收敛止血、凉血止血之功,可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等,对外伤出血也有良效,其止血特点是“止血不留瘀”,既可单味研末外敷,也可配伍三七、仙鹤草等止血药内服,地柏还能清肺热、止咳喘,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常与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等配伍。
-
清热解毒:地柏性凉,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常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痢疾、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烫伤等症,治疗湿热黄疸,可配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治疗热毒痢疾,可配黄连、木香以清热解毒、行气调中;治疗烫伤、疮疡溃烂,可单味研末麻油调敷,或配伍大黄、地榆以增强解毒生肌之效。
功效 | 主治病症 |
---|---|
利湿通络 | 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腰腿疼痛 |
止血止咳 | 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肺热咳嗽 |
清热解毒 | 湿热黄疸、热毒痢疾、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烫伤 |
地柏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g;或浸酒、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地柏性平,但仍需注意体质差异,孕妇慎用,因其有活血通络之效,可能引起胎动不安;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服用,以免耗伤阴液;无湿热、瘀滞者忌用,以免耗气伤正。
用法 | 用量 | 注意事项 |
---|---|---|
内服(煎汤) | 9-15g,鲜品30g | 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服用 |
内服(浸酒/研末) | 3-6g/次,2-3次/日 | 无湿热、瘀滞者忌用 |
外用(捣敷/研末) | 适量,患处外敷 | 疮疡溃烂者需清创后使用 |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柏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生物碱(如石松碱、垂穗石松碱)、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挥发油、甾体化合物、鞣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抗炎镇痛作用:地柏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如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组胺)的释放,同时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活性、减少炎症因子生成有关。
-
止血作用:地柏中的鞣质和黄酮类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增强血小板活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同时收缩局部血管,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对外伤出血和内脏出血均有治疗作用。
-
抗菌作用:地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强,其抗菌成分可能为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
-
抗氧化作用:地柏富含黄酮类和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地柏在临床还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感染等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关问答FAQs
问:地柏和卷柏有什么区别?两者可以混用吗?
答:地柏和卷柏虽同为石松科植物,但来源、功效及临床应用有区别,地柏为垂穗石松的全草,性平,偏于利湿通络、止血止咳;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垫状卷柏的全草,性辛平,偏于活血通经、化瘀止血,两者不可混用:地柏适用于风湿痹痛、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等;卷柏适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等,若误用,可能导致药不对症,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问:地柏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副作用吗?
答:地柏性平,药性相对温和,但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能因药物成分在体内蓄积,引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轻微不适,尤其脾胃虚弱者更易出现,地柏有活血通络之效,孕妇长期服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阴虚火旺者长期服用可能耗伤阴液,导致口干、便秘等症状,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短期服用,症状缓解后即停药,避免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