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桂树的药用价值、功效与应用范围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桂树,学名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历史逾2500年,其花、果、根、皮均可入药,是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兼具药用与观赏价值的代表性植物,尤以秋季盛开的金桂、银桂药用价值最为突出。

中草药桂树

植物基源与药用部位

作为中草药,桂树的药用部位因品种和传统用法而异,木犀科桂树的干燥花(桂花)性温味辛,具有温肺散寒、止痛化瘀之效;果实(桂子)可暖胃、平肝;根皮(桂皮)与樟科植物肉桂(非同科,常混称“官桂”)虽名称相近,但功效有别,需注意区分,传统以桂花为主流药用部位,《本草汇言》载其“散冷气,消痰饮,破血气”,《本草纲目》则强调其“生津辟臭,治牙痛口臭”的功效。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桂花性温,味辛、甘,归肺、脾、肾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温、散、和”:

  • 温肺化饮:用于风寒咳嗽、痰饮喘促,单用桂花泡饮或配伍生姜、紫苏叶,可增强散寒止咳之效;
  • 散寒止痛:对脘腹冷痛、经寒痛经有缓解作用,常与吴茱萸、小茴香同用;
  • 和中辟秽:治疗口臭、牙痛,或作为茶饮调理脾胃虚寒,桂花外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跌打损伤后的瘀肿。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揭示了桂花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其含有的芳樟醇、罗勒烯等挥发油成分,具有显著抗菌、抗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效果;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和酚类物质则具抗氧化活性,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桂花提取物能调节胃肠平滑肌蠕动,缓解痉挛性腹痛,并轻度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

中草药桂树

临床应用与配伍

在临床实践中,桂花的配伍灵活多样:

  • 风寒咳嗽:桂花3g,生姜2片,红糖适量,煎水代茶饮,适用于外感风寒初期的鼻塞、流清涕;
  • 痛经:桂花6g,益母草10g,煎服,可温经活血,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
  • 口臭:桂花、佩兰各5g,泡水漱口或含服,芳香化浊,改善口腔异味。
    需注意,桂花性温,实热体质(如口干舌燥、便秘)者不宜过量使用。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常用量为3-9g;或泡茶、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含漱,使用禁忌包括:阴虚火旺者禁用,孕妇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不宜与鲤鱼、生冷食物同食,以免影响药效或引发不适。

桂树不同药用部位功效对比表

药用部位 性味 归经 主要功效 常用量
桂花(花) 辛、甘,温 肺、脾、肾 温肺散寒,止痛化瘀,和中辟秽 3-9g
桂子(果实) 甘,平 肝、胃 暖胃,平肝,散寒 6-12g
根皮 辛、微苦,温 肺、脾 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外用适量

相关问答FAQs

Q1:桂树(桂花树)和肉桂是同一种植物吗?功效有何不同?
A1:不是,桂树(桂花树)为木犀科植物,以花入药,性温偏于温肺散寒、芳香化浊;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性大热,功擅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两者科属、药用部位及功效均有显著差异,不可混用。

中草药桂树

Q2:长期饮用桂花茶会有副作用吗?
A2:一般适量饮用安全,但长期过量可能因“温燥之性”导致上火,出现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建议体质偏热者搭配菊花、金银花等凉性花茶,每周饮用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5g,以平衡药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电商如何突破质量与信任的双重挑战?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香樟有何独特功效?日常使用需注意什么?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